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

大方广佛华严经

当前位置 :佛教经文 > 华严经 > 华严经讲解 >

大方广佛华严经

* 来源 : 赵城藏佛经网 * 作者 : 无臻 * 发表时间 : 2020-01-09 11:06
导读:大方广佛华严经  普贤行愿品讲义  文珠法师讲述  一、不同译本  二、经的名题  三、经的品题  四、经的译题  五、讲解经文—序分  六、讲解经文—正宗分  

  大方广佛华严经

  普贤行愿品讲义

  文珠法师讲述

  一、不同译本

  二、经的名题

  三、经的品题

  四、经的译题

  五、讲解经文—序分

  六、讲解经文—正宗分

  七、讲解经文—结颂受持回向

  八、讲解经文—流通分

  一、不同译本

  大方广佛华严经,简称华严经,卷帙浩瀚,内容丰富,诠义深广微妙,译传中国,共有三种不同的译本:

  一东晋时佛陀跋陀罗译的六十卷华严,俗称晋译华严,或六十卷华严,有七处八会三十四品。

  二唐朝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卷华严,俗称唐译华严,或八十卷华严,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。

  三唐般若三藏法师译的四十卷华严,俗称新译华严,或四十华严,是八十卷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译本,由二十一卷扩展为四十卷,仅得一品,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。

  最初,当六十卷华严译成后,与梵本勘校,发现其中入法界品有漏处,后唐贤首三藏法师,每讲六十华严,常感译文前后难以连贯,因此,就教于日照三藏。日照三藏携有华严经梵本互相对校,发现第八会漏译二处经文,遂由复礼法师笔授,慧智法师译语,加以补译,完成今日藏经中的六十卷华严,共七处八会三十四品。

  后来,中国武则天称帝时代,认为旧译六十卷华严经,未备大全,故特别遣使者往于阗国(今之新疆),求取梵本,并征聘译经的人。当时,于阗国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学者,名实叉难陀法师,应聘携梵本来中国,被武则天皇帝迎请至洛阳太遍空寺,会同菩提流支、义净、复礼、法藏等法师,历时五年,始译出八十卷华严。

  在译经期间,武后亲临译场,协助译事,并亲撰序言,题写品名,八十卷华严经的翻译成功,武后功不可没。八十华严,文辞通畅,义理周详,共七处九会三十九品。内容将佛的境界,佛的功德,佛所证的妙理,以及菩萨的不思议修证行门,该因彻果,阐述无遗。

  直至唐贞元年间,有南天竺乌荼国王派使来朝,奉献国王亲自手抄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,内容详述善财童子亲近奉事佛刹极微尘数善知识。唐德宗得此梵本,欢喜无量,于唐贞元十二年,诏般若三藏法师,于长安崇福寺从事翻译,至十四年二月,译成四十卷华严,共得一品,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。因为四十卷华严,详述善财童子参礼五十五位善知识,每一善知识,皆为善财宣说其所证的不思议解脱法门,而能证此不思议解脱境界的主要原因,正是普贤菩萨的十种愿行。可以说: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,是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方便,所以四十卷华严,皆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顾品。

  今天要讲的普贤行愿品,正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。全名是: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\’。现在,先解释经题,其次解释品题与译题,然后讲解经文。本经的经题是:大方广佛华严经。梵语是: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欲底修多罗,译名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,略称大方广佛华严经,或华严经。

  二、经的名题

  大方广佛华严经等七个字,是一经的总题,题中有通有别,大方广佛华严六字,是本经的别题,别限于此经故;经之一字是通题,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故。严格的说:别题只是‘佛华严\’三个字,‘大方广\’亦是通题,因为通于圆觉等经故。

  本经的名题,在人、法、喻、三单三复具足一的七种立题规则中,是以人、法、喻三种立题。大方广是法,佛是人,华严是喻。唐朝清凉山澄观国师,于其撰述的华严疏钞中,直释此经的总题言:‘极虚空之可量,体无边涯大也;竭沧海之可饮,法门无尽方也;碎尘刹而可数,用无能测广也;离觉所觉,即万法之幽邃,佛也;劳敷万行,荣耀众德,华也;圆兹行德,饰彼十身,严也;贯掇玄妙,以成真经之彩,经也。’读此可知,本经穷理尽性,彻果该因,理行无尽,位冠群经,实是佛一代时教中,至圆、至极、至顿之大法。

  ‘大方广\’三个字中的大字,是指佛所证的法身,亦即是一切众生本具的理体。此法身理体,广大周遍,何止体大、相大、用大,而且是果大、因大、智大、教大、义大、境大、业大。同时非对小而言大,或先小后大。若是对小言大,则非真大;若是先小后大,亦非本大。由于法身理体,法尔天然,不假修成,常遍常圆,不可思议,如圆觉经言:‘觉性遍满,圆无际故。’是名真大,本大,亦名理大,是从体立名。

  ‘方\’是方所,是法则。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,法尔天然,竖穷三世,横遍十方,无所不在。如水之在地,能资生万物;如电之在空,运用自在。故圆觉经言:‘圆觉流出,清净真如,菩提涅槃,及波罗蜜,教授菩萨。’以其法门无尽,理性周遍,因名之为方,是从相立名。

  ‘广\’是多博义,众生本具的法身理体,性具一切法,十法界依正色心,圣凡因果,无不包含。故能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循业发现,十法界因果,妙用无穷。如圆觉经言:‘圆觉净性,现于身心,随类各应。’意思是说:四圣六凡,一切因果,原本皆由众生本具的觉性所现,因名为广,是从用得名。

  体是心性之体,相是心性之量,用是心性所具。心性之体是中谛理,统一切法,故名大。心性之量,是真谛理,泯一切法,故名方。心性所具之用,是俗谛理,立一切法,故名广。此是以心性解释大方广的含义。

  若以佛法解释大方广三个字,则大字是指心性的本体,法尔天然,离过绝非,清净无染,是佛所证的法身德;心性之相,量周沙界,竖穷横遍,无所不在,是佛所证的般若德;心性之用,具足万法,潜兴密应,妙用无穷,是佛所证的解脱德。

  可知大方广三字,在众生的立场说:是指众生本具真如自性的体相用三大;在佛果说:是佛所证的法身,般若,解脱三德;若在修证方面说:则方广是如来十二分教之一,代表大乘经典。菩萨秉佛大乘的教法,理解本具的理性,集广大的愿行,证广大的佛果。教、理、行、果,能行所行,能证所证,无不极其广大,因名大方广。

  太虚大师说: 大方广是八地以上的菩萨及佛所证的心境。因为八地以下的菩萨,根本智及后得智都未能同时现前,虽方广而不名大;八地菩萨,虽然能够二智同时显现,事理双证,但仍然限于妙观察智;必须八地以上的菩萨,乃至佛果,始能镜智圆明,证理究竟,若性若相,无不周遍。以其尽法相之量,因名方广;以其同时即为法性之体,因而名大。此经是以菩萨极地之普贤行愿,显毗卢如来之圆满果海,所诠正是由圆因所显圆果之大方广法,因此,立名:‘大方广\’。

  ‘佛\’是觉义,觉义有三:本觉、始觉、究竟觉。菩萨由于自觉本觉之理,而起始觉之智,自行化他,二行圆满,觉悟究竟,名之为佛。故凡是能够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的人,皆可以名之为佛。

  天台宗观行疏,依据众生本具的佛性,及菩萨修证的位次,立六即佛名。大意是:菩萨因中修行,亲近善知识,得闻本觉清净本然,圆明遍照之理,是名理即佛。

  因而激发始觉智,开始觉知众生本具的佛性,理性平等,只因妄想无明为垢,不能证得;若除妄念,即如如佛,是名字即佛。

  既知本具佛性,理当作佛,自应据理起行,勤修戒定慧,念念反观自性,由戒定慧力,内伏烦恼,外止攀缘,是观行即佛。

  由观行位,加功策进,觉久功深,进入十信位,断见思烦恼,伏无明惑,仿佛见佛性,名相似即佛。

  十信位满.步步高升,经历十住,十行,十回向,十地,等觉诸位次,渐断无明,证法身,所谓:‘无明分分断,法身分分证’是分证即佛。

  若从等觉位,断最后一品无明,进入妙觉极果,究尽诸法实相理,圆证无上菩提,名究竟即佛。

  澄观国师,在华严疏钞中,以十义解释佛字。

  一法界义:因为佛的德性真常,周遍法界,十法界依正因果,无不具足佛性,所谓:‘一色一香,无非中道;野草闲花,皆是般若’,此即是法身佛,亦即是题中的‘大\’字。

  二本性义:指佛的根本智,寂而照,照而寂,寂照不二,是报身佛,亦即是题中的‘方\’字。

  三涅槃义:佛证法身,从体起用,化用无尽,自在无碍,化毕归寂,名为涅槃,即是应身佛。

  四随乐义:乐是欲乐,是指众生机;随是随顺,指佛圣应。诸佛教化众生,有机则应,无感不通,是佛的意生身,亦即是题中的‘广\’字。

  五正觉义:佛已经因圆果满,于菩提树下,成等正觉,成就菩提之身,因名正觉佛,即题中的‘佛\’字。

  六愿义:愿是行愿,宏愿,佛称性起行,体周法界,宏愿无穷,成就愿身佛。

  七三昧义:佛修首楞严王大定,具足八万四千细行,积福集德,福德圆满,成就福德身,名三昧佛。愿及福德,都是题中的‘华\’字。

  八业报义:佛的福德圆满,感报相好庄严,由因感果,微妙难思,即是庄严身,名业报佛,是题中的‘严\’字。

  九住持义:佛安住觉道,转无上*轮,福泽四生,恩沾九界,即是力持身,名住持佛,是题中的‘经\’字。

  十心义:佛知万法唯心,具足威势,仪容映然,即是威势身,名为心佛,总括经题七字,因为经题,若通若别,总不离一心故。

  ‘华\’,华是因,佛是果。华含有十义,用以譬喻佛因中修行十度之因,以庄严佛果上的十身。

  一含实义:以华含有果实之义,喻佛德性周遍,因该果海,是十度中般若度。

  二光净义:花的本身光洁明净,喻佛本智明净显了,无所不照,即十度中的智度。

  三微妙义:花之色香微妙,喻佛行周沙界,一一行门,具足万行,微妙难思,是十度中的方便度。

  四适悦义:华令见者,适意悦愉,喻佛自行则戒行清净无染,化他则顺物应机不失,令见者欢喜,是十度中的戒度。

  五引果义:犹如莲花,华开莲现,华谢果成;用以譬喻佛的行因,能结成正觉的果实,因行圆满,便证菩提,是十度中的忍度。

  六端庄义:华相华丽美艳;喻佛无边胜行,无穷愿力,庄严法身,是十度中的愿度。

  七无染义:华的本身清净无垢,如莲花出于污泥不染,出于清水不沾;喻佛行愿,恒与定俱,处浊恒清,远离诸垢,即十度中的禅度。

  八巧成义:华之用途极广,居家旅行,喜庆举丧,皆需要用华点缀;喻佛所修德业,利他众行,善巧成就,即因行十度中的檀度。

  九芬馥义:华香芬芳馥毓;喻佛众德住持,流香弥远,即十度中的力度。

  十开敷义:花朵盛开,灿烂无比;喻佛种种德行荣敷,心华灿烂,是十度中的精进度。

  ‘严\’是庄严,严饰。佛以因行十度的因华,庄严成就佛果十身,华是能庄严,佛果是所庄严,若因若果,若能若所,无不庄严。

  华严疏钞说严亦有十义:

  一以因严果以成人,是由因显果义。

  二以果严因以显胜,成果之后,能令一一因行皆无边际,即题中‘佛华严\’三字。

  三以人严法以显用,是明佛旷劫修因,方显法身之体用。

  四以法严人以显圆,若不得法之体用,因果不能圆妙,即题中‘大方广佛华严\’等六字。

  五以体严用令周遍,如用不得体,不能周遍。

  六以用严体而知本,若无大用,不能显体本之广大,是题中‘大方广\’三字。

  七以体严相而知妙,谓相若有体即入重重无碍。

  八以相严体以明玄因,无相不显体之深玄,即‘大方\’二字。

  九以义严教超言念,由所诠义理难思,故知能诠之教离言绝相。

  十诸用互严以融摄,如禅非智,无以穷其寂,智非禅,无以深其照等。

  如是以因果,体相用,及教义等互严,以显佛之性德,行德,果德,皆圆融无碍,微妙难思,因名严。大方广是性德,属于法;佛是果德,属于人;华是行德,属于喻。华为能严,佛是所严;华与佛之因果是别相,严是总相,因名‘大方广佛华严\’。

  ‘经\’之一字,是通题,通于佛所说的一切经典。昔日佛对众生演说正法后,弟子将佛所说,结集成文,流传于世,不但传于千古而不变,而且上契诸佛所证之理,下契众生之机,因名为经。经有十义:

  一涌泉义:经藏诠义无穷,如泉水的滔滔不绝,涌注无竭。

  二出生义:佛经诠义,能出生一切善法因果。

  三显示义:经能显示一切事理性相因果等法,令人明了生解。

  四绳墨义:经诠要义,能定邪正,令人心随正教,远离邪念;知因识果,去恶修善,如木匠之绳墨,能定曲直,知所取舍。

  五贯穿义:经能贯串佛所说性相,事理,智断,行位,因果等义,令不散失;如人以线穿花成鬘,用以庄饰。

  六摄持义:经能摄持所化众生,令舍妄归真,返本还源,不致攀绿六尘,流转生死。

  七是常义:经诠要义,是万古常规,历久不变。

  八是法义:经中所诠妙法,是诸佛共轨,万圣同遵,无能越者。

  九是典义:经诠正理,典直无邪。

  十是经义:佛说诸经,是众生出离生死的途径,是进趣涅槃之正路。

  以佛所说教典,皆具足以上十义,因名为经。本经是以普贤胜行的因华,以显毗卢佛果圆满,性德圆融,微妙难思。复由毗卢佛果威德神力,彰普贤行愿境界无尽,因果互严,人法皆胜,因名大方广佛华严经。

  三、经的品题

  品的题名: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\’,原出于唐贞元年间,般若三藏法师所译的四十卷华严经,即是唐初所译,八十卷华严经中的入法界品。但八十华严,独缺此文,此文是般若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,个别印单行本流通。因此,今之品题,非限于此单行本,亦是四十卷华严之总题。而此单行本既然是四十华严最后之一卷,当然亦可以称名: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\’。

  ‘入\’,通于能所,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,普贤行愿是能入,以能入之普贤行愿,入于不思议解脱境界,能所互相契合,互相证入,因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。

  ‘不思议\’,显示此法是:心不能思,口不能议,微妙难测,故名不思议。其义有四:

  一广不思议,以事相繁多,其境界相,广阔无涯,名不思议。

  二深不思议:以理性周遍,深不可测,名不思议。

  三事理无碍不思议:若事若理,皆圆融无碍;若性若相,皆不可议。以诸法性空故,不可作事想;以诸法缘起故,不可作理想。诸法性空而缘起,缘起而性空,名不思议。

  四以性融相不思议:即性相互融,重重无尽,名不思议。

  ‘解脱\’有二:一作用解脱:以其作用自在无碍,故名解脱。二离障解脱:以二智照了,远离二障,内体无障,外用无累,故名解脱。二义相成,总名解脱。

  ‘境界\’通于凡圣,凡夫境界,由烦恼发业,招感业系苦果,不名解脱。二乘圣人,及地前菩萨境界,未离所知障,虽对凡夫而言解脱,但不得名不思议解脱。唯地上菩萨,分破无明,分证法身,以根本无分别智,亲证真如理,复以后得无分别智,照了一切法相,无始无终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得名不思议解脱境界。但八地以上菩萨境界,证理较前地菩萨更深,能性相理事圆融不二,而佛果境界较地上菩萨更胜。今此题中的不思议解脱境界,是指十地最后心,高位菩萨的境界,亦即是普贤菩萨智慧所显,毗卢遮那佛的境界,因名‘不思议解脱境界\’。

  ‘普贤行愿\’,前面所说:‘不思议解脱\’,是所证入的境界,普贤是能证入之人,行愿是能证入之法。普贤二字,有通有别,通指所有一切修行圆满的菩萨,皆可以被称名‘普贤\’,以其能承受圆满究竟一切佛法故。或以普贤圆满行海,以表毗卢遮那果海,故名普贤。别则独指为一切菩萨上首的普贤菩萨,梵音‘三满多曼陀南\’,译名遍吉,因为此菩萨遍一切处故名普,具备众德故名贤。能主诸佛理德,定德,行德,与文殊菩萨之智德,证德,断德相对。同辅毗卢遮那佛,被称为华严海会三圣。

  此外若以法言普贤,其意有二:一约体言:则普贤是指一切众生,各各本具的真如自性,恒常周遍,清净本然,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以其妙体周遍故名普,随缘成德故曰贤。二约用言:则一即一切是名:‘普\’,一切即一故曰:‘贤\’。

  若以人言普贤,则有三位:

  一指见道位前的菩萨,从闻大法,悟圆理,发菩提心,修菩提行,遍观诸法性相,广集六度万行资粮,能曲济无遗故曰普,位邻亚圣故曰贤,是信解位的普贤。

  二指登地菩萨,依根本智,引发后得智,分证真如理,能德周法界曰普,至善调柔曰贤,是证道位的普贤。

  三指位登极果,从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,所起之三轮不思议教化,则果证法界曰普,不舍因行曰贤。然则一切众生自迷至悟;一切菩萨,修因证果,皆可以名之为‘普贤\’。

  清凉国师谓普有十义:

  一所求普:谓上求佛道,愿证佛所证,心心念念,求一切智,即四弘誓愿中‘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’

  二所化普:四生九有,尽未来际,恒思救济,即‘众生无边誓愿度。\’

  三所断普:无边烦恼,能一断一切断,即‘烦恼无尽誓愿断\’。

  四事行普:八万四千法门,无边胜行,无不行故,即事门随相行。

  五理行普:随所修行,深入无际,穷彻理原,即理门离相行。

  六无碍行普:事理二行,互相交彻,圆融无碍。

  七融通行普:随修二行,必摄法性,故一行中具足一切行,即事事无碍行。

  八所起大用普:所起大用,一一周遍法界,无论事法界,理法界,事理无碍法界,或事事无碍法界,无不该摄,即起用周遍行。

  九所行处普:于无边微尘国土中,凡修一行,皆具足一切行,即摄前八门遍帝网刹而修行。如经中偈云:‘普尽十方诸刹海,一一毛端三世海,佛海及与国土海,我遍修行经劫海。’是名所行普。

  十修行时普:穷尽三世,念念圆融,如经言:‘我能深入于未来,尽一切劫为一念,三世所有一切劫,为一念际我皆入。’能以最短之一念,入于最长之一劫;于最长的一劫,入于最短的一念。念劫圆融,长短无碍,是修行时普。

  菩萨修因证果,无论智断,行用,事理,时处,无不皆普,因名普贤。

  ‘行愿\’,行是身行;愿是心愿。心怀如是愿,身行如是行,由愿与行,相资成事,名为行愿。可以说:愿是理想、是抱负;行是行动,是实践。行愿,就是从实际行动中,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,使自己的愿行一致,实践与理想统一。

  今此经题中‘行愿\’二字,是指普贤菩萨的行愿,亦即是经中所说:一者礼敬诸佛等十大行愿。此十大行愿,是愿中之王,因名十大愿王。以此十大愿王,启导初发心的菩萨,令其发起普贤菩萨的愿,学普贤菩萨的行,最后得入不思议解脱境界。普贤愿行是能入,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,能所不二,是名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\’。

  ‘品\’之一字,意思是说:品类相同。佛说此经,处在舍卫国给孤独园,时在般若,但义属华严,因此,结集经藏的圣者,结归华严时。因名‘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\’。此品共有四十卷,详述善财童子历事善知识,遍求解脱法门。全经可分为五相:

  一寄位修行相:善财童子初遇文殊菩萨等四十一人时,文殊寄十信位;德云比丘等十人,寄十住位;善见比丘等十人,寄十行位;鬻香长者等十人,寄十回向位;婆珊那演底主夜神等十人,寄十地位。

  二遇摩耶夫人等十一人,名会缘入实相。即会前位次差别之缘,同入实相理,寄位等觉,将生妙觉。

  三遇弥勒菩萨一人,名摄德成因相:即摄前会差别缘,归一实之德,以明一生补处,是成佛正因。

  四再见文殊,名智照无二相。初遇文殊表信智,今再见文殊表证智,既与本智相应,则离能所相,离分别相,照体独立,不见文殊身相,但得摩顶之法。

  五遇普贤一人,名显因广大相。既历前诸位,智极心明,想尽虑绝,法法皆真,依正不二,重重无尽,故随举一法,皆是圆因,故名显因广大相。

  今此普贤行愿品,所讲的十大愿王,正是广大之真因,以此愿王广大之因行,入不思议解脱境界,庄严佛果毗卢性海,故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。因此品是以普贤十大愿王,引导华藏海众,往生极乐,是以古人将此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,作为修净土者日课必诵的经典。

  四、经的译题

 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

  此是本经的译题。因为此经是唐朝贞元年间译的,故于译者之前,冠以唐字。罽宾,是羯湿弥罗国之别名,在印度之北,亦名北天竺。三藏,指经藏、律藏、论藏,是译者的德号。般若,是译者的法号。原名金刚般若,谓此译师,精通经律论三藏,能从金刚心所起的智慧,令自他断惑证真,因名三藏般若。

  ‘奉诏译\’的意思是:三藏般若法师,奉唐朝德宗皇帝之诏命而译此经。自贞元十二年开始,至十四年(公历七九八)译成。

  五、讲解经文

  所有佛经的内容,皆分为序分,正宗分,以及流通分。普贤行愿品,虽仅是四十卷华严经中最后的一卷,无如是我闻等六种证信序,但其经文内容,亦含有序分,正宗分,以及流通分三大类别。

  (一)序分

 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,称叹如来胜功德已,告诸菩萨及善财言:善男子,如来功德,假使十方一切诸佛,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,相续演说,不可穷尽。若欲成就此功德门,应修十种广大行愿。

  这段经文,可以说是本经的序分,初二句是结前,告诸菩萨以下是起后。因承前文,故说:‘尔时\’,即是当普贤菩萨在三十九卷经文中,广称赞如来功德已竟之时。

  ‘菩萨\’译名觉有情,‘摩诃萨\’译名大,菩萨品位差别高低不等,圣凡亦异,初发心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修事相行的觉有情,名凡夫菩萨。进入十信,安住圣位的觉有情,名圣人菩萨,亦即是菩萨位中的菩萨。及其经历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四加行等位次后,登初地的觉有情,方名摩诃萨。普贤菩萨,居十地后心,位在等觉,是菩萨中品位最高者,因名‘菩萨摩诃萨\’。又普贤菩萨是众多觉有情中,心境广大,解行众多,功德殊胜的觉有情,因名菩萨摩诃萨。

  ‘如来\’,是佛十种通号之一,梵文多陀阿伽陀,译名如来。如是真如,指能以正智证真如理,而来成正觉教化众生的圣者言。大日经疏言:‘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,今佛亦如是,故名如来。’此中如来,正指毗卢遮那佛,通指一切诸佛。

  ‘功德\’,是指功能之德,因此功能善资润一切有情,造福世间故名功。此功是善家之德,因名功德。又恶尽言功,善满曰德。又施物言功,归己名德。诸佛如来,无量劫中,广修六度万行,积聚功德,叹莫能尽,因名‘如来胜功德\’。普贤菩萨于前卷称叹如来胜功德已,继续告诉华藏海会中诸菩萨众,及善财童子。

  善财童子是福城东长者子。长者有五百童子,善财,是五百童子之一,由于生时,种种珍宝从地涌出,相师取名善财。在佛法言:能厌离恶友,亲近善知识,随学菩萨行,善能积聚功德法财,因名善财。童子,是指个性率直诚恳,天真无邪言,非关年龄。当时,文殊菩萨在福城东(现在印度的孟加拉湾海岸),庄严幢娑罗林中说法,善财闻法即发心,求菩提道。文殊菩萨为坚固他的信心,增长菩提道,教他广参善知识。善财依教南下,遍访五十三位善知识,最后参礼普贤菩萨,加上文殊, 共五十五位。但善财依教南下,故除文殊,其中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,同一会访问,故除有德童女,所以史称之为五十三参。

  普贤菩萨因善财子的参访,即为其广赞诸佛殊胜功德,显佛果殊胜。但果必由因,欲证佛殊胜果德,当修普贤殊胜行因,因此,善财是本经的发起众,亦是当机众,故普贤菩萨赞佛功德已,即告善财童子,及在会诸大菩萨言:‘善男子,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,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,相续演说,不可穷尽。’

  ‘善男子\’,是菩萨通称,以其能担当大任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具足大丈夫勇猛之相的缘故。‘十方\’指东南西北四维上下,十方世界中,皆有佛住世,转*轮,度众生,故言:‘十方一切诸佛\’。

  ‘不可说不可说\’,是数目之最大,‘劫\’,是时间的最长。梵语劫波,译言时分,即是时间,时间之最短名一刹那,时间之最长名一劫,劫有大中小之分,佛说劫初人寿八万四千岁,由于人心每况愈下,每过百年人寿自然减一岁,减至人寿十岁时,人因苦恼不堪,回心向善,人寿亦随之增加。如是过一百年增加一岁,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时,谓之一小劫。积二十小劫,名一中劫。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,为一大劫。

  ‘佛刹\’是指诸佛教化众生的佛国土。普贤菩萨说:假如有人以不可说不可说如是众多的佛国土,碎为极微细的微尘,经过如是众多极微尘数劫的长时间,由十方一切诸佛相续演说佛的功德,亦不可以穷尽。然则,又岂独是我普贤一人所能尽赞佛的功德?此总显如来功德不可思议,然欲成就如斯广大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,唯一办法,就是修学十种广大的行愿,以十种广大行愿为因,自然可以成就如来殊胜的果德,故言:‘若欲成就此功德门者,应修十种广大行愿’,此是发起演说此十种广大胜行的原因,可说是本经的发起序。

  (二)正宗分

  何等为十?一者、礼敬诸佛;二者、称赞如来;三者、广修供养;四者、忏悔业障;五者、随喜功德;六者、请转*轮;七者、请佛住世;八者、常随佛学;九者、恒顺众生;十者、普皆回向。

  此是总标名列数。一至十是数,礼敬诸佛等是名。全部华严经不外是因该果海,果彻因源。以佛果功德启发一切众生的信解心,令其初发心时,即发起成就佛果功德之心,谓之:因该海果。佛果功德,由摄一切众生因地心行之功而显现,谓之:果彻因源。前面所列的十种普贤行愿,正是因该果海,果微因源的愿行。前八愿是上求愿,后二愿是下化愿,以前八种愿行,扩充大悲心;由大悲心所成就的功德,布施回向于一切众生,而无所住著。如是上求下化,悲智双运,终成佛道,正是本经的宗旨,因名正宗分。

  (1)正示十大愿行

  善财白言:大圣,云何礼敬,乃至回向?

  圣是圣人,有世间的圣人,也有出世间的圣人。世间圣人,是人道中之圣者;出世间的圣人,则有四圣的分别。声闻、辟支佛,是小乘圣人,菩萨是大乘圣人,佛是圣中之圣。普贤菩萨,位居等觉,故善财童子称之为大圣。

  ‘云何礼敬乃至回向\’,是询问十大行愿的内容。前普贤菩萨告诸菩萨及善财童子:若欲成就佛果功德,当修十种胜行,并列举十种胜行的名称,但未说其详,是以身为当机众的善财童子,特别提出征询其详,表示自己愿意学习。

  1.礼敬诸佛愿

 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:善男子,言礼敬诸佛者,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、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,世尊!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深心信解,如对目前;悉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。

  初二句是经家叙述。‘言礼敬诸佛者\’,是总标第一大愿之名。十大行愿中,第一大愿,名礼敬诸佛愿。礼是身业,敬是意业,由心生恭敬至诚,收摄妄念,专心一意,策动身体,合掌低头,曲躬俯伏,反掌接足,名之为礼敬,或敬礼。为甚么要礼敬十方三世诸佛?因为诸佛是:三觉圆、万德备的大觉圣尊,是众生的无上福田,应当尊重礼敬。古人说:‘礼佛一拜,罪灭河沙;念佛一声,福增无量。’何况人能遍礼十方过去与现在诸佛,当然是尊重佛的智慧,景仰佛的德行,对诸佛的言教,欢喜信受奉行;自然可以净化身心,增长福慧;人能敬礼未来诸佛,无异是对自己及一切众生人格的尊重,因为自己与众生,都是未来之佛。

  人能对自己人格尊重,当然不敢懈怠放逸,自甘堕落,而能发奋向上;人能对他人尊重,不敢轻视他人,就可以对治我慢贡高,促进人间互相尊重与和睦。那么,敬礼三世诸佛的结果,既然可以令人自觉自奋,还可以改善人际与国际关系,取消彼此敌对,止息战争,实现和平共处,共存共荣。

  礼敬有种种不同方式,华严疏钞清凉国师,依宝意三藏法师所说的七种礼,再加三种,合为十种礼。

  一我慢礼:心不恭敬,身如碓之上下,是我慢礼。

  二唱和礼:高声喧杂,词句浑乱,如应赴经忏僧人,身不端肃,意不虔诚。

  三恭敬礼:收摄身心杂念,五体投地,捧足殷重,以最尊之顶,叩三宝最卑之足,恭敬至诚,名恭敬礼。若能如离垢慧经所说:‘愿我右膝著地时,令诸众生得正觉道;愿我左膝著地时,令诸众生,于外道法中不起邪见。愿我右手著地时,犹如世尊坐金刚座,右手指地时,震动现端,证大菩提。愿我左手著地之时,于诸外道,以四摄法,而摄取之令入正道。愿我头顶著地之时,令诸众生离憍慢心,悉得成就无见顶相’。如是三业恭敬,名恭敬礼。

  四无相礼:深入法性,离能所相,知能礼所礼,皆如影像,不生执著,名无相礼。

  五起用礼:法性虽离能所,但能从体起用,普运身心,如影普遍,遍礼诸佛。

  六内观礼:即内观法性平等,外不攀缘境像,能礼所礼,皆法身真佛,不向外求。无相礼,是修空观,礼真谛佛;起用礼,是修假观,礼俗谛佛;内观礼,是修中观,礼第一义谛佛。

  七实相礼:了达诸法实相无相,内外一如,非空非不空,非礼非不礼,非有相非无相,不执空有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名实相礼。

  八大悲礼:实相礼,是观智圆明,大悲礼,是大悲利物。随一一礼,皆回迥众生;普代众生而礼佛。

  九总摄礼:总摄第三至第八共六种礼为一观,因第一我慢礼,及第二唱和礼并不如法,故不摄入。凡礼佛者,必须先三业恭敬,继之五体投地,捧足殷重,然后进入法性。离能所相,普运身心,礼不可礼,但礼内佛,不向外求。若内若外,同一实相,随一一礼,普代众生,方称如法之礼。

  十无尽礼:能礼所礼,重重无尽,如偈颂言:‘所有十方世界中,三世一切人师子,我以清净身语意,一切遍礼尽无余。普贤行愿威神力,普现一切如来前,一身复现刹尘身,一一遍礼刹尘佛’,谓之无尽礼。

  ‘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、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极微尘数诸佛世尊!’是明所礼敬之境,广大无限。法界,是指十法界,十法界众生,圣凡悬殊,各有各的界限,是正报; 虚空界是依报。虚空无形无相,本无界限,但正报的众生,却将虚空,分为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东南,西南、东北,西北、上、下共成十方;三世,是现在、过去、与未来。故约空间言十方,约时间言三世。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,即是说:竖穷三世,横遍十方,无量时空中,所有一切国土,必有佛出世,说法利生, 故言:一切佛刹。所有佛刹尽碎为微尘,极如是微尘数众多的诸佛世尊,皆是修学普贤行愿者所礼敬的对象。

  ‘我以普贤行愿力故\’以下,是明能礼敬诸佛的因心。我,是普贤菩萨自称,普贤菩萨以其普贤行愿之威神力,能够深心信解。深信,显非善根浅薄的凡夫,所能深信理解,必须是地上菩萨,或凭借普贤行愿威神力加被的众生,始能深心信解,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,充满于法界虚空,其数无穷无尽,而且得见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如是众多诸佛,明明了了,如对目前。

  ‘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,’是明能礼的行相。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诸佛,是所礼敬;清净身语意业,是能礼敬。身礼拜、口称名、意作观想,三业所对,无非佛境。身不再造杀盗淫等恶业,反而端严肃庄;口不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,而能一心称名,或赞佛功德;意亦不再起贪嗔痴,而能恭敬,志诚,恳切,如是三业专精,故言清净。

  又我慢礼,唱和礼,或有相礼,不名清净,必须实行无相礼,内无能礼之我,是无我相; 外无所礼之佛,是无人相;不计礼拜数目多少,是无众生相;不记礼佛时间长短,是无寿者相。如是能所双亡,四相皆空,方名清净,但仍未究竟,必须实相礼,了知实相无相,无所不相,不住凡夫有相,不住圣人无相;非有相、非无相,非礼、非不礼,非空、非不空;虽然终日礼佛,不见有能礼所礼,是即有即空;虽然无能礼所礼,不妨终日礼佛,是即空即有;如是空有相即,空有圆融,生佛平等,能所一如,是名三业究竟清净。普贤菩萨,及一切修学普贤行愿而凭借行愿威力加被的行者,皆能以清净三业,于长时间中,常行礼敬诸佛,不休不息,无有间断,无有疲倦,故言:悉以清净身语意业,常修礼敬。

  一一佛所,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,一一身,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。

  此明普贤行愿礼敬诸佛的行相,不但能以一身,遍礼极微尘数诸佛;同时能于一一佛所,皆现不可说、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,而且一一身,遍礼不可说、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。因为身是遍法界之身,佛是遍法界之佛,一亦法界,多亦法界,是以能用尽虚空遍法界极佛刹微尘数之身,遍礼尽虚空遍法界极佛刹微尘数诸佛。如是能礼之身,无量无数;所礼之佛,亦无量无数;礼佛之时,无穷无尽;礼佛之处,无穷无尽;礼佛之因心,及礼敬的行相,亦无穷无尽,即是前面十种敬礼中的无尽礼。

  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以虚空界不可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

  此以虚空,众生,业,烦恼等四种无尽,譬喻礼敬诸佛的愿行无尽。起信论说:‘虚空无边,故世界无边,世界无边,故众生无边。’以虚空、世界、众生皆无边,故皆言无尽。因为众生无尽,故众生所起之烦恼无尽,所作之业亦无尽。是以在俗谛理的事相说:不止是虚空界无穷无尽,众生之烦恼,以及众生所作之业,皆无穷无尽,然则,普贤菩萨为甚么说:‘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’呢?再说:如果虚空界无尽,行愿亦无尽,岂不是礼敬诸佛的行愿,没有终止的一天?那么,只有永远的修因,证果却是遥遥无期,礼佛何益?当知,在真谛理言:虚空亦是生灭法,终有穷尽的。因为虚空,虽然是无形无相,广大无边,但在众生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的性海中,不过是一个渺少的波浪而已。如楞严经说:

  迷妄有虚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国土,知觉乃众生。

  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,有漏微尘国,皆于空所生;

  沤灭空本无,况复诸三有。

  此两颂半文,是说明虚空的始终。因众生一念不觉,迷失本觉理体,妄起见相二分;因能见之妄见欲有所见,故迷性空而成顽空,此即是虚空生起之始。由于顽空与妄见相对,坚执欲缘,如瞪目发劳,遂依虚空而成四大之色法。复于空中,分别东西南北之方位,又于迁流的色法,起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之想,如是色空相涉,而成世界,故说:依空立世界。

  再由妄想澄寂凝结,而成顽钝无情的国土,国土中有知觉的即是众生。故说:想澄成国土,知觉乃众生。此是约本识细相,由见相二分,和合成色,因此,四大无知而成有知,心性无形而成有形,遂形成今日的虚空、世界、与众生。

  众生因迷本觉而起妄觉,因妄觉欲有所明,而幻起的顽空,于大觉性海中,犹如大海一沤的渺少,而且是生灭无常,本无实体。现实世界,不管是有无漏的有情世界,抑或是微尘数众多的国土,无不皆是依此幻有之虚空而建立。

  如果众生有机会见佛闻法,或亲近善知识,知道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,皆可成佛;因而发菩提心,行菩萨道,或实行普贤十大愿王,广修福慧,直至福慧具足,觉悟成佛时,即虚空粉碎,大地平沉,唯一真心,更无虚空、世界、以及三界六道轮回等事相可得,所谓:‘迷时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。’故说:沤灭空本无,况复诸三有。

  当众生发真归元,十方虚空,悉皆销殒,则虚空既尽,依虚空而建立的国土,及其中知觉的众生亦尽,既无依报的国土及正报的众生,当然亦无烦恼与业。众生界尽,已经完成‘众生无边誓愿度\’的弘愿;众生烦恼尽,众生业尽,亦已达到‘烦恼无尽誓愿断\’之目的。因为众生无尽,烦恼无尽,故菩萨要学无量法门,对治无量烦恼,度无量众生。今众生既度尽,烦恼亦断尽,二利究竟,佛道圆成,因行亦满,故普贤菩萨说: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

  但此只是依据个人的迷悟修证而说,事实上,十方虚空是无穷无尽的,其中国土,其中众生,亦无穷无尽,如是众多的众生,不可能同时修行,同时成佛,更不可能同时粉碎十方虚空与国土。既有国土,即有众生,既有众生,一定会起烦恼,作业,受报,轮回生死,必须救度。故普贤菩萨又说:以虚空界不可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

 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礼乃尽。而众生界,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礼敬,无有穷尽;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
  如是乃至,是承上虚空界尽,再推广至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宏愿然后尽。但事实上,虚空界不可能同时俱尽,而众生界,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所以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的行愿,亦无有穷尽。

  ‘念念相续\’以下,是明三业礼敬无间。后念继前念是‘相续\’,于中不夹杂他念,一心一意以礼敬诸佛为念,是‘无间断\’,由于普贤观行力,以不生灭心,取无相礼,自然三业精进,不生疲倦之心,不起厌足之念,念念无间,相续不断,周遍十方,普礼诸佛,能礼所礼,自礼他礼,皆离相称性而修,是名普贤行愿的礼敬诸佛。

  能够修学普贤行愿礼敬诸佛,即等如修诸波罗密。例如:菩萨礼敬诸佛,将此礼佛功德,回向法界众生,即是布施;礼敬诸佛,三业清净,烦恼不起,即是持戒;心无厌倦,忍受疲劳,即是忍辱;不休不息,昼夜无间,即是精进;心意专精,一心不乱,即是禅定;能礼所礼,俱皆空寂,心境一如,即是般若:自行化他,接引众生,即是方便;以此礼佛善根,回向佛道,不求人天果报,即是大愿;专心敬礼,内伏烦恼,外除魔怨,即是大力;能礼所礼,唯是一心,称性起修,全修契性,性修不二,即是大智。

  礼敬诸佛,本是事相修行,属于俗谛理,但普贤行愿,却能由事契理,因相证性,正当礼敬诸佛时,不见有能礼所礼,能所一如,心境空寂,求礼佛之身心了不可得,是即俗即真,即有即空,即事即理;虽然求身心了不可得,能所双亡,但却能普运身心,遍礼诸佛,是即真即俗,即空即有,即理即事。如是真俗圆融,事理无碍,空有不二,即是中道妙理。故修礼敬诸佛的行愿,不止具足十波罗密的功德,同时具足一心三观,结果,能圆证空假中三谛理,成就佛果菩提,可知礼佛功德,实在不可思议。

  礼佛如此,其他赞佛、供佛、忏悔等十大行愿,无不如是。一一行皆具足诸波罗密,一一行皆空有不二,三谛圆融,事理无碍;故一一行皆名普贤殊胜行,一一行皆被称为大愿王。

  2.称赞如来愿

  复次善男子,言称赞如来者,所有尽法界、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,所有极微一一尘中,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,一一佛所,皆有菩萨海会围绕。

  称是称扬,赞是赞叹,即是称扬赞叹如来功德。‘如来\’是佛十种通号之一,名仿同先德号。意思是:今佛出世,如古佛再来。涅槃经说:‘如过去佛所说不变,从六波罗密来,至大涅槃,故名如来’。

  又如来有三身,金刚经言: ‘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。’是指法身如来。转*轮经言:‘一切智名如,正觉名来。’楞严经说:‘明极即如来\’,都是指报身如来。成实论言:‘乘如实道,来成正觉。’楞严经说:‘自觉已圆,能觉他者,如来应世。’是指应身如来。法身如月,报身如月光,应身如月影,若说是一,三义宛然,若说是三,同是一月;故知如来之身,不可以言一,亦不可以言三,实则三即是一,一即是三。

  ‘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\’以下,明所称赞之境广大,无穷无尽。即是说:尽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中,所有一切极微之尘,一一微尘之中,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之佛,其中每一尊佛,皆有无量无数如大海之广大众多的菩萨围绕。这种境界,非具有极深善根的人,是无法理解而能生信的。今普贤菩萨,智慧等佛,故能亲证此境界,信解所赞叹诸佛,尽虚空、遍法界、微尘数众多,无穷无尽。

  我当悉以甚深胜解,现前知见,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。一一舌根,出无尽音声海;一一音声,出一切言辞海;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。穷未来际,相续不断,尽于法界,无不周遍。

  初二句是明能赞佛之因心殊胜。我是普贤菩萨自称,甚深胜解,即是了解一真法界,唯心之理,一即无量,无量即一,谓之胜解。现前知见,显示此种胜解,是由甚深智慧,现量体证,并非识心,妄想分别测度。

  ‘各以出过辩才天女,微妙舌根。’是标能赞之舌相。大辩天女,指妙音天,天王之后,有大功德,有大辩才,能满众愿,能施辩才。

  金光明最胜王经中,大辩天女白佛言:‘世尊,若有法师说金光明最胜王经者,我当益其智慧,具足庄严言说之辩,若彼法师于此经中文字句义,所有忘失,皆令忆持能善开悟,复与陀罗尼总持无碍。’

  但八十卷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说:‘自在天王,有天婇女,名曰善口,于其口中,出一音声,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,一一乐中,复有百千差别音声。’可见其舌根之微妙。今普贤菩萨能于尽空遍界,所有佛刹极微尘数众多佛前, 以甚深殊胜知见,发出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,且于一一舌根,同时发出无尽音声海,一一音声,出一切言辞海,用以‘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\’。音声、言辞、功德皆言海,是形容普贤菩萨能赞佛的音声、言辞、及所赞诸佛的功德,皆像海之大,海之深,以及海水的众多不可测量。

  ‘穷未来际,相续不断’,是显其赞佛功德时间的长远无尽,‘尽于法界,无不周遍’,是显其赞佛之空间广阔无限。菩萨赞佛功德,非限于一天两天,或一生二生,而是尽未来际,生生世世,遍十方界,于悠悠岁月,无限时空中,相续称赞,而无间断,永无止息,故其功德,亦不可限量。

  在杂华譬喻经中说:过去有一小沙弥,名叫口香,因为他口中常常散发青莲华香。原来此小沙弥,于无量劫前,曾经称赞佛之功德,自是以来,生生世世,口常出青莲花香,可见赞佛功德,果报难思。

  佛经记载,‘辩才\’共有四种,名四无碍辩,亦名四无碍智,或四无碍解。因为在意则名为智,为解,在口则名之为辩。

  一法无碍辩:法,指名句文等经典,包括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能诠的教法。说法者,能于如来教法通达无滞,名法无碍辩。

  二义无碍辩:义,是能诠教法所诠的义理,说法者,能对一切佛经,所诠的义理,深入理解,名义无碍辩。

  三辞无碍辩:词,指诸方语言,能于诸方语言通达自在,普应一切众生的心行差别,用诸方言,而为说法,名辞无碍辩。

  四乐说无碍辩:能具前三智,乐意恒为众生说法,教示利喜,心无厌倦,名乐说无碍辩。

  别行疏钞将此乐说无碍辩分别为七:

  一应辩:于一刹那间,能应一切众生机,无论三乘五乘根性,无论喜欢广说或略说,皆能适应。

  二捷辩:言说迅捷,无口纳言塞等语病。

  三峻辩:口如悬河,说理滔滔不绝。

  四无疏谬辩:凡有所说,无不合理称机,无疏忽之失,无荒谬之说。

  五无断尽辩:说法利生,精进无间,尽未来际,永无休止。

  六丰义味辩:凡有演说,音声清彻,含义丰富,语气幽默有趣,令听者感动,心生恭敬,百听不厌。

  七一切世间最妙辩:谓其演说,言辞美妙,义理超越,世出世间,无过其上。

  总具前七种辩才的人,可称为乐说无碍辩。九地以前诸位菩萨,或具一二,或总具非胜,必登九地,始可具足四无碍辩,至于能穷理究竟,尽相无遗,言辞无尽者,唯佛与普贤,或与普贤菩萨相等的法身大士,方可称之为具足穷极四无碍辩。

  普贤菩萨,既然具足穷极四无碍辩,当然能出超过大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,出无尽微妙音声,以及无尽言辞,以称扬赞叹尽虚空、遍法界、极佛刹微尘数诸佛功德,而且穷未来际,无不周遍,尽于法界,无不周遍。

  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赞乃尽。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赞叹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

  此引喻结显,行愿无尽。因为佛之功德,无穷无尽,是以称赞的舌根、音声、言词、与时间,亦无穷无尽。‘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赞乃尽,’义如前释,在俗谛理的事相言:虚空是广大无涯,无穷无尽的;但在真谛理言:虚空亦是生灭法,当众生反妄归真,虚空粉碎,大地平沉时,则虚空界既尽, 众生界,众生业,众生烦恼亦尽,故赞佛之因行亦尽。但是现在,十方虚空仍然无有穷尽,乃至烦恼,亦未尽故,是以‘我此赞叹无有穷尽,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’是正显无尽。

  礼敬通于三业,但偏重身业;称赞亦通三业,但重于语业。身语均不离意,由意业尊敬,然后礼赞,故言:‘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’语言之于人生, 影响甚大,所谓:‘一言兴邦,一言丧邦。’岂可不慎?可惜世人,多喜欢自赞毁他,或背后说人短长,特别是基于不耐他荣,不喜他善的妒忌心理,往往憎人富贵,恶言中伤,谗言毁谤,造了口业而不自觉。事实上,人非圣贤,互有短长,人与人相处,若能取人所长,舍人所短,互相赞美,互相尊重,互相协助,自然可以建立人间净土,促进社会和乐,特别是赞佛功德,更不可思议。虽然,佛是八风吹不动,人世间一切利衰毁誉,称讥苦乐,与佛无关,但基于因果定律,赞佛自有赞佛的功德,谤佛亦有谤佛的罪过。

  佛在世时,有一次带领众弟子出外弘化,经过一处有两个讨饭的叫化子,见佛经过,其中一个说:佛好像一个大王,佛弟子们好似群臣,现在大王带领群臣出来巡游了; 但另一个讨饭的却说:佛好像是只母牛,佛弟子好像一群小牛,现在母牛带著小牛出来觅食了。因此,他们两个人都造了口业而不自知,而且他们的口业,都同时获得现报。原来该国国王驾崩,全朝群臣物色一位贤明之士继承王位,巧遇赞佛如王的人,睡于树下,有祥云覆在其上,知是非常之人,于是选他为王。至于说佛像母牛的人,因喝醉倒在通衢大道中睡觉,竟被五百商人的牛车经过辗毙。由于此故事的治约启示,我们实在不应该随便恶口批评别人。

  3.广修供养愿

  复次善男子,言广修供养者。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,一一佛所,种种菩萨海会围绕。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现前知见。

  初二句,是总标广修供养的大愿,供养有事供有法供,但修事供,不修法供,不名广;必须由事供养进而法供养,方名为广。又能供养之心有限,所供养之境有限,所供之物及所施之法皆有限,不能称广。今言广修供养,无论是事供养,法供养,能供养,所供养,皆称性起修,竖穷横遍,无穷无尽故言:广修供养。

  ‘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\’以下,是明所供养之境,广大无尽。法界无尽,虚空无尽,于无尽虚空法界中,诸佛国土亦无尽;今将尽空遍界所有十方三世中,所有一切佛国土,尽碎为微尘,在如是众多微尘数中,每一粒尘皆‘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\’,而每一佛在说法时,皆有种种菩萨聚集法会,其数之多,实无法想像,故用‘海会\’二字,以形容围绕佛听法的菩萨众多,犹如海之广阔无涯。

  菩萨言种种,是包括初发心的凡夫菩萨,或权教地前菩萨,或地上地后,或已证佛果而再现菩萨身的佛界中菩萨。‘一一佛所,种种菩萨海会围绕。’是显其境界的广大、弘伟、与壮丽。又岂是我等凡夫所能信能解?但以普贤菩萨的智慧及其愿力,故能起深切的信心,深切的理解,明明白白,知到见到所有尽空遍界极佛刹微尘数佛,皆在面前,故说:‘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现前知见。’是出供养因心的广大无尽。

  悉以上妙诸供养具,而为供养。所谓华云,鬘云,天音乐云,天伞盖云,天衣服云;天种种香,涂香,烧香,末香,如是等云,一一量如须弥山王;然种种灯,酥灯,油灯,诸香油灯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,一一灯油如大海水;以如是等诸供养具,常为供养。

  此明供养物的众多而且美妙。上妙,显非人间俗品,而是天上精妙之物。如云,如须弥山,如大海水,是譬喻供养具的众多。华云,鬘云,及天伞盖云属于色尘;天音乐云,属于声尘;天衣服云,是触尘:天种种香,涂香烧香及末香,是香尘;种种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,是味尘。如是色声香味触等五尘供养具,皆是天上精美之物;其数量之多,堆积起来,如天上的云,重重无尽;如地上的须弥山王,其高大无比;诸香油灯的灯心,竟然像须弥山那么高大,其灯油像大海水之深。

  如是众多精美上品供养具,非用于一时,而是‘常为供养\’,常以精妙美品供养‘十方三世所有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。’可见其供养时间之长久,供养佛之众多,供养具之美妙,其所得的功德,可谓极大,但仍然不及一念法供养的功德。

  善男子: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,所谓如说修行供养,利益众生供养,摄受众生供养,代众生苦供养,勤修八善根供养,不舍菩萨业供养,不离菩提心供养。

  ‘诸供养中,法供安最。’是总标法供养殊胜。\‘所谓:如说修行供养’以下,是列举七种法供养。

  ‘如说修行供养\’,是能依佛所说,如法修行,即等如法供养如来。因为学佛贵在解行相应,若能说不能行,犹如说食数宝,终不得益。法句经说:‘虽诵千言,不行何益?不如一闻,勤修得益。’提婆达多能记忆如来三亿品经,但未能如说修行,终堕恶道;周利槃特伽,仅受一佛偈,如说修行,终证解脱。故大智度论说:‘能行说为正,不行何所说;若说不修行,不名为智者。’一切智者,皆从精进修行中来,所以如说修行,该是成佛的基础,能如佛所说而行的人,即等如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利益众生供养\’,凡能增进他人物质或精神的享乐,皆名利益众生,或身受惠而享乐是利,心受惠而喜悦是益。唯识述记言:‘后世之益为利,现世之益为乐’。诸佛出世的本怀,皆是为利乐一切众生,如仁王经言:‘常遍法界,利乐众生。’凡是佛弟子,能实践佛法,用实际行动,修持六度万行,饶益众生,令众生现世安乐,来世得益,畅佛本怀,才是真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摄受众生供养\’,摄受是以慈悲心,随顺一切众生的心愿意行,运用四摄法的方便,摄取众生安置于佛法大厦,令沾法益。如维摩居士,以善巧方便,居毗耶离城,资财无量,摄诸贫民;奉戒清净,摄诸毁禁;以忍调行,摄诸恚怒;以大精进,摄诸懈怠;以禅定摄散乱,智慧摄愚痴,是名摄取众生。凡佛弟子,能广修六度四摄等法门,以种种方便利益众生,即等如是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代众生苦供养\’,诸佛菩萨,皆为怜愍众生苦恼,为拔众生苦,与众生乐而出现于世。故身为弟子,亦应该秉承佛菩萨的意志,尽一切精力,去解除众生苦厄,甚至代一切众生受苦。所谓:‘但愿众生脱离苦,不为一己求安乐。’如是尽形寿,甚至生生世世,拔众生苦,与众生乐,即等如是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勤修善根供养\’,善根,指人身口意三业所修之善业,固不可拔,能生长余善,名之为根。又善根指不贪、不嗔、不痴三种,以此三种善根,是一切善法的根本,亦是进取菩提的正因,能生长佛果功德,因名善根。十住毗婆沙论言:‘善根者,不贪、不嗔、不痴,一切善法从此三生。’大智度论说:‘一切诸善法,皆从此三善法增长。’故佛弟子,能勤修善根,努力除灭贪嗔痴等烦恼,增长不贪、不嗔、不痴善根,长养菩提功德,即等如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不舍菩萨业供养\’,菩萨的专业,是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所谓:‘弘法是家务,利生为事业。’故凡能上求下化,负担弘法利生,续佛慧命的责任,不舍离自己的职责,即是法供养如来。

  ‘不离菩提心供养\’:菩提心,是发愿成佛之心,大智度论说:‘菩萨初发心,缘无上道,我当成佛,是名菩提心。’但佛道遥远,必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修福慧,百劫种相好,何况菩萨道难行,若然发心不坚,遇上逆缘,便会退失。华严经言:‘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为魔业’。原本发心成佛,今因退失菩提心,反堕落作为魔鬼眷属,岂不可惜?是以菩萨应该时刻守护菩提心,勿令退失,所谓:‘假使热铁轮,于汝顶上旋,终不为此苦,退失菩提心。’凡能不离菩提心,勤求佛道,广度众生者,便是法供养如来。

  善男子:如前供养无量功德,比法供养一念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百千俱胝那由他分,迦罗分,算分,数分,喻分,优波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

  普贤菩萨,提防一般众生,以为供养财物多,供养佛多,所得功德必多,但修事行,不修理观,喜爱有为,不修无为,因此,特别将事供养及法供养二者校量,以显示法供养功德无尽,事供养功德有限。

  ‘如前供养,无量功德’,是指前文所说,常以色声香味触等五尘,上妙精品,供养极佛刹微尘数众多诸佛,当然功德无量,但若与七种法供养功德比较,则法供养仅一念之短暂,其功德已是财供养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百千俱胝那由他分,迦罗分算分数分,喻分,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。

  ‘俱胝\’是数目名,译言亿,玄应音义言:‘俱致或言俱胝,此言千万或亿,’在华严经阿僧祇品说:‘十万为一洛叉,一百洛叉为俱胝,’然则俱胝该是一千万之数。\‘那由他’亦是数目名,大智度论说:‘十万为亿,千万亿名那由他。’又翻译名义集言:‘那由他,此云万亿,’\‘迦罗分’亦是数目名,慧苑音义言: ‘哥罗分,正云迦罗,此云竖,折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之一分也,算分,是用算术方式算出最微细之数。数分,是用数学方式数得出最微细之数字。‘喻分\’,是用譬喻可以形容得出最微细之数。‘优婆尼沙陀分\’,译为近分,是将一粒微尘,再分折为七分,而接近怜虚尘,是数之至极少。

  总显无论财供养其数如何大,如何多,亦不及一念修法供养所得的功德,百千万亿分之一,甚至极微细分之一。因为财供养是有漏因,虽大如须弥山,深如大海水,终有穷尽;而法供养是无漏行,称性而修,尽空遍界,无穷无尽;又财供养仅能资养四大色身,法供养能增长法身慧命,二利成就,当证菩提,是以诸供养中,法供养功德最大。

  善财童子再见文殊,文殊菩萨即告之曰:‘菩萨有十种功德具足圆满,则得成就修真供养一切如来,何等为十?一者以法供养,二者修行诸行,三者平等利乐一切众生, 四者以慈悲心,随顺摄取;五者以如来为力,随顺一切。六者不舍勤修一切善法;七者不舍一切菩萨事业;八者如说能行,如行能说;九者长时遍修,全无疲厌;十者常不舍大菩提心。若诸菩萨,具此十法,期能成就供养如来,非以财宝衣服名真供养。何以故,如来恭敬尊重法故,犹如孝子尊重父母,承顺颜色,心无暂舍。若复有人,敬其父母,其子倍复尊重是人。诸佛如来,亦复如是。若诸众生,供养法者,是真成就供养如来,以诸如来尊重法故。’此中言法供养,是偏于学习佛法, 依法修行。但法华经及维摩经则说:若能以大悲心,平等布施,不分高下,离人我相,不求果报,即使财施,亦等如法布施,亦能成就真法供养如来。

  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行,出生诸佛故。若诸菩萨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。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。

  此是解释法供养,胜于财供养的原因。何以用众多上妙供养,常供养众多如来,亦不及一念法供养功德百千万亿分之一?因为一切诸佛,无不尊重法故,若能如前所说, 修习七种法供养,便能出生诸佛,其功德当然非财供养可及。故言:‘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’。由于财施有漏,法施无漏,财供养仅获世间短暂之福报,法供养可获出世佛果菩提,所以:‘若诸菩萨,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,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。’

  此广大最胜供养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供乃尽;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供养亦无有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斯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

  此结显广修供养行愿无尽。广大二字,指前文所说华云,鬘云、天音乐云,天衣服云,以及种种香,种种灯,大如须弥山,多如大海水等供养具。最胜二字,显普贤菩萨运心平等,普施一切,悲智双运,称性而修,故虽财施亦等如法施,达到财法二施,等无差别的境界,故言最胜。

  此广大最胜的供养,是尽空遍界,广大无比,即使‘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供乃尽。’但事实上,‘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供养,亦无有尽。’且尽于未来际,‘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’因为普贤行愿所修的供养,是称性起修,事理不二,是以法性无尽,此广大最胜供养亦无尽。

  4.忏悔业障愿

  复次善男子,言忏悔业障者。菩萨自念,我于过去无始劫中,由贪嗔痴,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;若此恶业有体相者,尽虚空界不能容受。

  初二句总标,十大愿王中,第四种忏悔业障愿,忏是忏悔,悔是消除。梵文忏摩,译名请忍,悔是悔过,今华梵双举,名为忏悔。意思是:悔恨厌恶自己昔日无知,所作种种罪恶的行为;今闻佛法,知过而思悔改,专心一意,于三宝前,披露往昔的罪行,求哀忏悔,请三宝忍受其悔改之心。自此痛改前非,誓不再造,自然获得三宝加被,消除罪业,以免障碍进修善法,故名忏悔业障。

  众生由于无始以来,迷真逐妄,起惑做业,都曾经有犯罪的行为。根据因果定律,必招苦果,所谓:自作自受,绝对不能幸免。欲想避免自尝苦果,唯一自救的方法,就是忏悔业障。

  业障有三种,一是烦恼障,二是业障,三是报障。烦恼可分根本烦恼及随烦恼;随烦恼又有大随烦恼、中随烦恼,及小随烦恼三种。大智度论言:‘烦恼能令心烦,能作恼故,名为烦恼。’

  烦恼障:烦恼令人心烦意乱,不知善恶,不分邪正,不明事理,不能修证菩提。凡夫因见思烦恼,迷真谛空理,障实智菩提;二乘圣人,因尘沙烦恼,迷于俗谛妙有,障方便智菩提;菩萨因无明烦恼,迷中道理,障真性菩提,故名烦恼障。

  业障:业障能系缚众生于九界升沉,不得解脱。凡夫由见思烦恼,造有漏业,障碍进修圣道,系居三界,不得实慧解脱:二乘因尘沙烦恼,造无漏业,障碍进修六度万行,系居化城,不得方便解脱:菩萨因无明烦恼,造亦有漏亦无漏业,系居实报土,不得真性解脱:总名业障。

  报障:众生由业力牵引,接受三土果报,滞留生死,不能证入涅槃。凡夫作有漏善或恶业,报生同居土,受分段生死,障性净涅槃;二乘作无漏业,报生方便土,受变易生死,障方便净涅槃;菩萨由亦有漏亦无漏业,报生实报土,受微细变易生死,障圆净涅槃;总名报障。由三烦恼,障三菩提;由三业障,障三解脱;由三报障,障三涅槃,故名三障。

  烦恼障是惑,众生因烦恼惑而作业,因业而受报;受报时再作业,再招报苦果;如是惑,业,苦三,循环不息,是以生死不绝,苦恼无量。欲免生死轮回之苦,必须忏悔。

  今言忏悔,先忏烦恼障,因为烦恼是众生的怨贼,能劫夺人的功德法财,能伤害人的法身,能杀害人的慧命,使人漂溺生死苦海,羁留三界牢狱,不得出离;是以六道牵连,四生不绝,恶业无边,苦恼无尽。今向十方极微尘刹数佛前,心生厌离,求哀忏悔,誓杀烦恼贼,是名忏悔烦恼障。

  次忏业障,业指身口意三业。先忏身三,誓不再造作杀、盗、淫业;次忏口四,誓不再犯妄言、绮语,两舌,恶口;再忏意业,誓断贪嗔痴三毒。因为三业恶因,能招感六道苦果,若不忏悔,将轮迥不息,生死不止,故当忏悔,三业恶因,是名忏悔业障。

  最后忏悔报障,报是果报,三业恶因,报招三涂,苦恼无量,无法幸免,唯有依普贤行愿力,志诚忏悔,始可消除。如经言:‘往昔由无智慧力。所造极恶五无间;诵此普贤大愿王,一念速疾皆消灭。’诵大愿王即是忏悔,既能忏悔,罪即除灭,得生善处,见佛闻法,是名忏悔报障。

  ‘菩萨自念\’以下,是明所忏业之多。业有善业、恶业及不动业,今要忏除,唯取恶业。贪嗔痴是作恶业的恶因,身口意是作恶业的助缘,众生自从无始劫以来,迷真逐妄,执我、执法,引生贪嗔痴三毒。由于三毒策动身口意三业,身则造作杀、盗、淫;口则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;意则贪、嗔、痴。所作恶业,实在无法统计,故说:‘发身口意,作诸恶业,无量无边。’若然业的本身,如世间之物质,各有实体,将尽虚空界,亦不能容受。

  我今悉以清净三业,遍于法界极微尘刹,一切诸佛菩萨众前,诚心忏悔,后不复造,恒住净戒,一切功德。

  此明能忏之相,‘遍于法界极微尘刹,一切诸佛菩萨前’,是说明忏悔之境,‘诚心忏悔,后不复造,恒住净戒,一切功德’,是忏悔之愿。昔日由于贪嗔痴等心理毛病,策动身口,作诸恶业,今既知过,诚心忏悔,悔恨过去三业不净,胡作妄为,痛改前非,誓不再造,则不但身不再造杀、盗、淫等恶业,反而常行放生, 乐善好施,严持佛的禁戒。口不但不再犯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,反而说和乐语,柔善语,真实语,劝勉、鼓励等语,甚至宣扬演说佛的正法,称赞三宝功德。意不但不再为贪嗔痴所惑,反而进修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,促进三业清净,增长一切善法,不再犯身三、口四、意三等过失,永恒住于佛的清净禁戒中,自然灭罪生福,积集一切功德。

  佛教人忏悔的方法有三种:

  一作法忏、即是依法,或如法忏悔。如法忏悔,必须具备三个条件,一是诚心,犯罪之人,应自动自觉,承认自己的过失,决意改过自新,然后诚心求忏悔。二是行动, 诚心悔过的人,应策动身口,见诸行动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殷重,(此是印度礼法,在中国则搭衣持具,胡跪合掌)称名说罪,然后礼足。三是对象,对上座,对和合僧,或对佛前。如是具足心诚,身礼、口说罪,对和合僧团,或对佛前,求哀忏悔,名作法忏,可灭犯戒之罪。

  二取相忏、由内具至诚心,外对佛像前,发露忏悔,将自己过去,或现在所作种种错误行为,坦诚公布,求佛证明,誓不再犯。或修礼古德所编成的各种忏悔法,如大悲忏,净土忏,地藏忏,水忏,梁皇忏等,或天天礼拜,或定期七日,七七日,于其中间,专心一意,忏悔业障,期感瑞相,如佛来摩顶,忽觉身心泰然等,是名取相忏,能灭烦恼性罪。

  三无生忏,亦名实相忏。是端坐正心,运用智慧,观无生法,达实相理,一切法本无生灭,罪性亦然,生是幻生,灭是幻灭,罪性本空。如观普贤经言:‘若欲忏悔者, 端坐念实相,罪业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。’所以说:‘罪由心起将心忏,心若灭时罪亦亡;心灭罪亡两皆空,是则名为真忏悔。’实相忏悔,能灭障中道的无明烦恼。

  又忏悔有事忏,有理忏,有具足忏三种。事忏有二,一是依照古德所编各种忏悔法,定期修习。二是依方等经,佛名经所说,先严净道场,燃灯敷座,请供佛像,著新净衣,长斋沐浴,供佛及僧,然后生惭愧心,厌离心,说罪忏悔,名事相忏。

  理忏,是观罪性空无所有,不在内外中间,来无所从,去无所住,但由妄想心生,若妄想心灭,此罪亦灭,是名理忏。至于普贤观经所说:昼夜六时,对十方佛,及普贤菩萨,遍忏六根,所作之罪,是事忏;若观心无生,端坐正念真如,是理忏。

  至于具足忏,则必须具备逆顺十种心。别行疏钞说:先识十种顺生死之心,以为对治。一妄计人我,起于身见;二内具烦恼,外遇恶缘,我心增盛;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, 不喜他善;四纵恣三业,无恶不为;五事虽不广,恶心遍布;六恶心相续,昼夜不断;七覆讳过失,不欲人知;八虏扈抵突,不畏恶道;九无惭无愧,不惧凡圣;十拨无因果,作一阐提;从无始来,若自及他,无不皆尔。次起十种逆生死心,从后翻破,一明信因果,二自愧克责,三怖畏恶道,四不覆瑕疵,五断相续心,六发菩提心,七修功补过,八守护正法,九念十方佛,十观罪性空,若具此者,无罪不灭。’

  佛名经言:‘若不忏悔者,大命将尽,地狱恶相,皆现在前,悔惧交至,不预修善,悔何及乎。当尔之时,欲求一礼一忏,岂可更得,众等莫自恃盛年,财宝势力,放逸自恣。’戒经亦说:‘有罪则忏悔,忏悔则安乐。’是以中国各大丛林或佛学院,每隔半月,举行布萨,即是发露忏悔。布萨之日,由长老上座诵戒,大众下座恭听,一旦发觉于半月中,行为触犯任何一条戒律,即于诵戒完毕时,向长老及大众坦白公开自己所犯的过失,请求大众准许忏悔,誓不再犯。现在佛教团体,已很少诵戒,至于肯坦白公开承认自己过失的人更少。

  如是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忏乃尽。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忏悔,无有穷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,无有穷尽


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无臻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hyj/hyjjiangjei/5891.html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