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导航
首页 地藏经 大悲咒 金刚经 华严经 妙法莲华经 观音心经

华严经故事:蒲公寻鹿现普贤舍身崖上建金顶的故事

2020-04-29 22:29 赵城藏佛经网

  日出、云海、佛光、圣灯为峨眉金顶的四大奇观。朝望日出,红霞满天,流光溢彩;暮看云海,堆絮积雪,银浪千层;晴见佛光,五色斑斓、虚明朗耀;夜睹圣灯,珠玑点点,灿若繁星。

  金顶,亦称“普光殿”、“金殿”,座落于四川峨眉山顶峰海拔3077米高处,在峨眉山是地势最高的佛教寺院。寺内原有的古寺普光殿,供奉普贤菩萨塑像。

  据传,东汉明帝永平年间,峨眉山下有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,名叫蒲公。他扫地不伤蝼蚁命,爱护飞蛾纱罩灯,宽仁厚道,心地慈善。一天,蒲公上山采药,进树林时,发现地上有两行状如莲花的新脚印,仔细辨别,确认是糜鹿留下的痕迹,便循迹追踪,攀上峨眉主峰,始终未发现麋鹿的踪影。

  蒲公沿陡岩久久徘徊不归,走到舍身崖边,随意俯首眺望,见有二鸟飞过,叫道:“佛现了!佛现了!”继而见一只五色光环从云中喷薄而出,如扶桑初日,吞吐山岩,圆晕数重,光若车轮,环中虚明如悬镜。公见自身现于镜中,举手动足,影亦随之,无不相映,不禁骇异,欲呼,直到异像消失,才兴奋而归。

  是夜,蒲公梦见一僧人对他说:“施主,你有齐天洪福,必将成就大事,你若愿知白天所见光环为何物,可到洛阳白马寺请教天竺高僧。”蒲公听信,第二天便背上行囊奔赴洛阳白马寺。

  蜀道崎岖,路途遥远。蒲公年老体衰,手拄木棍,意向佛心,执着前行。历经艰辛的旅途跋涉,蒲公愈发显得衰老了,但他乐观开朗,奋力向前,五个月后终于来到白马寺。

  天竺高僧迦叶摩腾、竺法兰热情接待了蒲公,听完他的叙述,甚是感动,喜悦地说:“施主,你平素广行善事,与佛结缘,那日光环昼现,乃普贤菩萨显示佛相,意欲把峨眉山作为他的道场。请施主及早开山立寺。”

  蒲公闻知,乐不可言,顾不得体虚力乏,星夜兼程返回峨眉山。到家后,他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及乡里乡亲,通力合作,在峨眉山顶普贤显相的舍身崖边建起一座庙宇,取名“普光殿”。它是峨眉山最早落成的寺院,也是普贤在峨眉山的第一处道场。此寺因高筑山顶.易遭雷击,故屡建屡毁,如今已片瓦无存。

  明万历年间,有位法号妙峰的和尚,四方募化,筹得银两,在湖北荆州铸造了四座可拆可合的铜殿,分赠五台、峨眉、九华、普陀四大佛山。其中的一座运到峨眉山普光殿寺址,组合成殿。这座铜殿高8米,宽5米,深4.5米,全部用铜片焊成。殿中供奉普贤菩萨铜像,四周铸有上万个小佛像;殿顶掺有真金,在阳光照耀下,金光四射,因此人们称之为“金殿”。

  清代,月照和尚重建金顶,因铜价过贵,便改用砖木构筑,以铅皮盖顶,红日一照,银光闪烁。不幸的是,此顶日后又遭火灾,毁之一炬。现仅存铜碑,正面刻“大峨山永***藏寺新建铜顶记”,背面刻“峨眉山普贤金殿碑”,为王羲之和褚遂良的题字,清晰可辨。

  1984年,金顶再度重修,砖木结构,琉璃瓦铺顶,鎏金溢彩,金碧辉煌,昔日的华彩重现眼前,明代朱元璋曾为金顶作过一幅有趣的楹联:不独峨眉幻银色。从教大地交黄金。

  节选自《中国寺庙故事》1994年版

 


上一篇:华严经故事:世人以为贪才能富有,施舍才会贫穷,殊不知

下一篇:华严经故事:国王都无法拥有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?

相关文章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