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

圣一法师:地藏经略说

当前位置 :佛教经文 > 地藏经 > 地藏经讲解 >

圣一法师:地藏经略说

* 来源 : 赵城藏佛经网 * 作者 : 云心 * 发表时间 : 2020-01-11 15:17
导读:前言  各位法师、各位居士、各位善知识:  今日地藏经法会,是香港同学会所请,此经乃佛说,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曾经有七佛如来成佛,说法度众生,七佛者;毗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毗舍浮佛

  前言

  各位法师、各位居士、各位善知识:

  今日地藏经法会,是香港同学会所请,此经乃佛说,我们这个娑婆世界,曾经有七佛如来成佛,说法度众生,七佛者;毗婆尸佛、尸弃佛、毗舍浮佛、拘留孙佛、拘那含牟尼佛、迦叶佛、释迦牟尼佛。

  现在是释迦牟尼佛,前一佛是迦叶佛,当来还有弥勒佛。

  这个世界很有福气,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出现世间,每一佛说法,度有缘的众生入三贤位,何谓三贤位?十住位、十行位、十回向位,是谓三贤位,所以称为贤劫,娑婆世界,贤劫中有千佛出世。

  人的根机各各不同,如来对机说法,所以有三藏十二部经,三藏中分大小二乘,有权有实,所谓权实教典、大小二乘、五篇三聚、解脱本叉;十二部经,是如来一代时教,若无如来说法,我们会永远受苦,永远是凡夫,永远受轮回,若有幸闻法,依如来所说的法修行,我们有机会转凡入圣,离生死苦,得涅槃乐,乃至修因证果,究竟成佛,与佛看齐。

  佛教是平等的,佛成佛,亦想一切人成佛;佛又说无我,不说我乃高高在上,佛认为一切众生,都是未来之佛,未来佛与现在佛平等。法华经中,常不轻菩萨说:我不敢轻于尔等,尔等皆当作佛。常不轻菩萨,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。

  你看,地藏菩萨,度一切众生成佛,然后自己才成佛。佛教是不是伟大呢?是不是平等、无我、慈悲呢?又看佛教的无缘大慈──有缘无缘都度;同体大悲──你的苦即是我的苦,你离苦即我离苦。

  所以佛教是和平的宗教、平等的宗教,在这个地球上,起很大的作用,因此,我们对如来的教要认识,要整个明白,千万不要支离破碎。

  大乘经典是佛所说,小乘经典,也是佛所说,假如我们认为大乘对,小乘不对,那小乘是不是佛说的?若说小乘不对,便是谤法,小乘人故然依小乘修行,但切莫说大乘不对,若说大乘不对,便是毁谤大乘法,谤法的罪,很大很大,会堕地狱,所以我们对如来所说的法,要整个明白,整个明白如来说法的缘起──从何而起说法?

  今日有缘,与各位研究,把我本人的微见,贡献给大众,同餐法味。

  释迦牟尼佛觉得世间是苦,认为救世人之苦,非佛道不可,因此十九岁出家,五年参学。六年苦行,三十岁悟道。

  道是什么?不是神通,不是怪力,道能救世,一切众生本来有,是故如来说:‘奇哉,奇哉,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皆因妄想执著,不能自证。’

  大菩萨证到如来智慧德相,是故世尊教他们从性起修,修一乘六度万行之法,因中修万行,果中证万德,所以佛于三七日中,不离本座,上升诸天,讲华严经,由诸大菩萨亲说修因的法门: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、等觉、妙觉,世尊为其作证明。

  菩萨悟到了如来智慧德相,修因证果,因圆果满,究竟成佛,是在华藏世界,娑婆的人间又有没有分?

  华严经最后一品,名入法界品,讲的就是由娑婆的人间证入华藏世界。世尊又说三藏十二部经,不外都是度娑婆世界众生的妄想执著,妄想空、见如来德相,离执著、得如来智慧,一刹那间,证入华藏世界,成为华藏世界的菩萨。

  世尊欲令娑婆的众生,于一刹那间证入华藏世界,是故在娑婆世界,说了一部妙法莲华经,妙法莲华经的宗旨是开佛知见。

  众生只有众生知见,都是是非人我、谄曲嫉忌、贪名贪利。众生人世间的知见可以关闭,众生本来有如来的知见,是故可以开如来的知见,若众生开佛知见,便见佛境界,见佛境界,就是华严经,开佛知见,就是法华经。

  欲想开佛知见,应受持圆教妙法莲华经,开佛知见后,又见个什么东西?佛知见开,即见佛境界,佛境界就是华严经,两部经,都是一个法门,无两个。

  佛的境界是华严经,是故法华经只讲开佛知见,不谈佛的境界。法华经中,世尊如何令我们薄地凡夫能够开佛知见呢?

  如来有巧妙智慧;开权显实,授记作佛;开迹显本,增道损生。

  什么叫开权呢?众生有生死,生死不是实有,众生认为生死是实有,所以世尊惟有从实施权──从一乘之实,施三乘之权,度众生离生死,生死灭,见涅槃。

  但是离了生死后,又著涅槃,生死既是空,那里还有生死空的涅槃呢?是故涅槃亦是权。

  二乘人不知著了涅槃,是以世尊再开权显实──令离生死、涅槃之权,见诸法的实,是为见诸法的实相,那时便是开佛知见,见佛境界,亦即是华严经。

  开佛知见,见到了佛的境界后,是故法华会上,世尊便为他们授记作佛。

  只要你能够开佛知见,见诸法的实相,如来即为你授记作佛。

  法华经前半部讲开权显实,后半部讲开迹显本── 释迦佛到此世界度众生,是迹,不要著了迹,要因迹而见本,本,就是我们的法身,见到自己的法身后,无明分分断,法身分分证,名为增道损生,即增菩提之道,损无明之生,那时,我们可以从本垂迹,处处现身,说法度众生。

  从实施权,度众生离生死,开权显实,度众生授记作佛。从本垂迹,处处现身说法,开迹显本,分分破无明,分分证法身,这是妙法莲华经的宗旨。

  法华经明自了,楞严经亦要清楚,楞严经会四科、融七大、归如来藏,如来藏,就是众生的智慧德相,被妄想执著所迷,妄想就是五阴:

  色──也是妄想所成,个个色不同,梦有梦的色,人有人的色,鬼有鬼的色,都是妄想所成。

  受──也是妄想,有些受苦,有些受乐,有些受不苦不乐,有些受三苦、八苦、无量诸苦,所有苦,都是妄想所成。

  想──贪嗔痴谄曲嫉忌的烦恼,人我是非的烦恼,都是妄想。

  行──行善作恶,非善非恶,种种作业,都是打妄想。

  识──分别,也是妄想。

  楞严经会四科,(五阴、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)、融七大,(地水火风空见识),四科是众生,七大也是众生,众生即是妄想,无妄想即无众生,度众生就是度妄想。五阴空,见如来藏,六入空,见如来藏,十二处、十八界空,亦见如来藏,七大空,亦是见如来藏,所以谓会四科、融七大、归如来藏。

  如来藏又分空如来藏、不空如来藏、空不空如来藏,三如来藏现前,就是如来智慧德相,证到如来藏,从如来藏起修,有五十五位菩提路,圆满菩提,归无所得,此是楞严经的宗旨。

  楞严经明白了,般若经也要明白,现在这个世界,最好是般若,现在的人太执著,般若破执;现在的人太著相,著了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不能见佛性,欲想见佛性,一定要离四相,般若荡相。现在的人太住著,般若无住,一切法不住,即住般若,若有一法可住,便不见般若。所以我们要留意般若,般若的经典很多,世尊二十二年谈般若,众多般若经典中,以金刚经最风行。

  整部金刚经不离三事:破执、荡相、无住。

  对于比丘修行来说,世尊有一部四十二章经,讲得很好,出家众修行,最好看四十二章经。在家居士未必想了生死,那么请多多看十善业道经,可得人天的福。

  释迦佛还有讲阿弥陀经,这部经妙到了不得,有些人认为在这世上,世尊已灭度,不能见佛,又认为这世界太苦,不易修行,容易退转,是故释迦佛讲出了异方便,是为阿弥陀经。

  经云:‘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。’见不到释迦佛,可以见阿弥陀佛。

  又云:‘其国众生,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’极乐世界,纯乐无苦,见佛闻法,修一生成佛之乐,是故众生生到极乐国土,都是不退转菩萨。

  但是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,一定要念佛至一心不乱,还要临命终时,心不颠倒,然后才可得生极乐国土。

  维摩经教薄地凡夫,一超直入,讲的是不二法门。无生无灭就是不二,有生才有灭,无生何来有灭,所谓不生不灭,直见本性,不垢不净,就是佛性,一切众生成佛,佛性不增,一切众生不成佛,佛性亦不减。

  所以我们对佛所说的经,要整个来明白,乃至地藏经,世尊是在人天成佛,所以地藏菩萨发愿,把三恶道的众生,度到人天路上,使他们能见佛闻法,修行成佛。

  今天我所讲的,就是地藏经。

  地藏菩萨本愿经

  立经题有七种,有依法立题、依人立题、依喻立题,如大方广佛华严经,人、法、喻具足,大方广属法,佛属人,华严是譬喻。妙法莲华经,以法喻立题,地藏菩萨本愿经,是人法立题。地藏菩萨是人,本愿是法。

  地藏菩萨与南阎浮提的众生特别有缘,因为堕地狱的,多是我们南阎浮提的众生,若无地藏菩萨在地狱度众生,恐怕我们现在,还在地狱里受苦。

  地藏菩萨有宏愿,要空地狱,是故一日三时(早、午、晚)在地狱中说法,众生闻法,便种善根,善根萌芽,即自知己罪,知道要忏悔,一忏悔,地藏菩萨便送其出地狱,我们都是仗地藏菩萨的神力,能早日离地狱,生到人天路上,地藏菩萨对我们都是有恩德,我们应该要了解这部经。

  现在先解释地藏二字。

  一切佛菩萨,都是以德立名,如阿弥陀佛,自性是弥陀,见自性时,自性光明照十方世界,无有障碍,便是无量光,自性不生不灭,便是无量寿。

  本师释迦牟尼佛,也是以德立名,释迦解作能仁──能作佛事,仁济众生;牟尼称为寂默──寂然不动,默契真理。能仁属悲,寂默属智,释迦佛以悲智之德而立名。

  地藏又如何?地即心地,心如大地,大地含藏宝物,心地含藏三宝:心之性是佛宝,心的智慧是法宝,心的无为妙行是僧宝。心地亦含戒定慧三宝,亦有慈悲喜舍之宝,是故名为地藏。

  地,能生万物,能舍万物,能生能舍,利益有情。心地能生万法,所生之法,也是利益有情。从心地而布施,布施的功德,不是由心地享受,是由众生享受,从心地而持戒,持戒的功德利益众生,从心地生禅定,禅定的福,也是利益众生,所以心地能生一切法,利益有情。

  心地含藏无量功德,所以名为地藏。

  寒山诗云:‘一佛一切佛,心是如来地。’三世佛都是从心地而生。

  六十卷华严经,其中一首偈云:‘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当如是观,心造诸如来。’一切如来,都是由心所造。

  地藏菩萨明白了心地,从心地中出生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佛。心地出生三世佛,心地含如来藏。

  十六观经云:‘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’心能作佛,心就是佛,若心不是佛,心不能作佛。例如馒头是面粉,所以面粉可以作馒头,馒头不是泥土,所以泥土不能作馒头。

  因此,地藏菩萨不简单,地藏菩萨证穷心地,出生如来,所以名为地藏。

  菩萨,菩是菩提,萨是萨埵。菩提是觉,萨埵是有情,有情即是众生。欲想度有情(众生),一定要以菩提(觉),欲想得菩提(觉),一定要空众生,众生空,然后方能见菩提(觉)。

  自己也是众生,度自己的众生空,得菩提,是为声闻缘觉的菩提,度一切众生空,得菩提,是为诸佛菩萨的菩提,亦名为无上菩提。

  地藏度一切众生空,得无上菩提,故称为菩萨。

  地藏菩萨昔日所发的愿,称为本愿,在经文中,有四处讲明,都是要度空地狱众生,然后证菩提,虽然地狱现在还未空,但功德已成就。

  愿无古今,发愿是一次,但数数成就,如今生发愿出家,生生世世也会出家,愿是一,行是多,愿是埋(发愿出家是理),理只有一个,出家是事,事属相,相则多。愿从心发,心遍十方,愿亦遍十方,心无古今,愿亦无古今,愿是一,从愿起行,其行则多。

  如发愿布施贫穷,发愿是一次,但布施是无限次,若有一次不布施,便是遗背本愿。

  本经有三个名:1地藏本愿,2地藏本行,3地藏本誓力经。

  地藏菩萨从愿起行,有二,一是自利行,二是利他行。为自己求福而布施是自利行,为一切人得福而布施,是利他之行。

  从愿起行,由行得力,如布施一次,福力不大,布施百千万亿次,福力则大,地藏菩萨的愿是度生之愿,行,是利生之行,度众生多,神力则大,以无边的神力,能度空地狱,能度三途的众生,离三途苦,得人天乐,是故从愿起行,由行得力,有力能满本愿。地藏菩萨发愿度空地狱,不单在南阎浮提,他方世界的地狱,亦分身度空。

  经,即契经,佛说法,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根机。

 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

  此乃人题,唐指武则天时代,三藏指经、律、论。经藏诠定学,定即心也,明心得定,律藏诠戒学,修行以戒为本,行住坐卧不可离开戒,参禅入定也不能离戒,戒是修行之根本;论藏辨别邪正,断疑生信,论藏不是佛所说,是菩萨所造,如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,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,永明寿禅师造宗镜录,弥勒菩萨造瑜伽师地论。

  藏即藏也,经藏藏定学,律藏藏戒学,论藏藏慧学,修行不离戒定慧三无漏学,令我们不漏落生死。

  任何一位出家人,都是持戒、修定、修慧,三学具足,即了生死。

  凡出家人都称为沙门,沙门是梵语,华语勤息。出家人不可以懒惰,所谓睡不足、食不足、穿不足,称为三不足,一年三百六十日都如救头燃,如少水鱼,斯有何乐,但念无常,慎勿放逸,放逸即懒惰。

  勤息即‘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’,‘息心达本源,解无为法,故号为沙门。’沙门是修无为法,不是修有为法,无为法无生无灭,不落生死,有为法有生有灭,漏落生死。

  实叉称为学,难陀称为喜,此位尊者勤学三藏,法喜现前,故名学喜。曾先后翻译华严经及地藏经。

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

  忉利天是六欲天的第二层天,第一层是四天王天,与日月相齐,第二是忉利天,在须弥山顶,四边各有八天,中有一天名善见天,为帝释天王所居,合共三十三天,忉利即三十三之意,文中忉利天宫,即指帝释天王宫殿。

  神通者,神名天心,通名慧性,天然之慧,照彻无碍,故名神通,在眼名天眼通,在耳名天耳通,在身名神足通,在意名他心通及宿命通,若烦恼尽,生死了,不漏落生死,名漏尽通。鬼神只有前五通,罗汉及圣人有六通。

  佛在忉利天宫讲地藏经,忉利天离人间八万四千由旬,若无神通之众生,不能见佛闻法,故云忉利天宫神通品。

  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。

  此段文是表六种成就:‘如是\’表信成就,‘我闻\’是闻成就,‘一时\’表时成就,‘佛\’乃说法主,表主成就,‘在忉利天\’是处所成就,‘为母说法\’,大众随喜,是众成就。

  ‘如是\’除了表示信成就外,我认为另有所解,就是直指法体,不落言诠。法体乃语言所不能解说,思惟所不能及,亦不能以文字表达,所谓心行处灭,言语道断。

  诸法的实体,无言语、文字、思惟亦不到,因此直指法体──如是──就是这样!

  若上根利智,说‘如是\’,已能直下承当,不劳多说,是故‘如是\’,是指法之词。

  母指摩耶夫人,摩耶夫人诞下太子,七日后便命终,生到忉利天。太子长大成佛后,先度父亲,得三果阿那含,末后涅槃时到,往天上安居三月,为母说法,母闻法亦证阿那含果。

  在家居士,最高只可证到三果,若想证四果阿罗汉,惟有出家一途。

 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,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,及大菩萨摩诃萨,皆来集会。

  ‘不可说不可说\’即无量无数之意。

  世尊为母说法,十方诸佛及大菩萨,皆来随喜。

  赞叹释迦牟尼佛,能于五浊恶世,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,调伏刚强众生,知苦乐法。

  十方佛在净土成佛,在净土度众生不难,释迦佛在秽土的五浊恶世成佛度众生,其困难之程度,犹如从火中求取红莲,是故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,谓释迦佛能于五浊恶世,以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,调伏刚强众生,令他们知生死苦,得涅槃乐。

  何谓五浊?我们现在是住在五浊恶世,应该要认识一下,若识得浊,便能离浊,若不识得浊,便永远不能离浊。

  譬如一盆清水,可以由水面望到水底,心亦如是,若心清净,从清净心中,可以见到心的性,所谓明心见性,犹如从清水面见到水底。

  若水内有泥沙,水浊,不能由水面见到水底,心浊,心则不明,云何能见心之性?

  现在心不明,性不见,皆由五浊过患,五浊者:

  劫浊── 劫即时助,又名时分,有了时分,便不能见性,有些人埋怨日长夜短,亦有一些人埋怨日短夜长,其实日夜何曾有长短,有了长短之心浊,便不能明心见性。见道者,时间空,空间亦空,是故在娑婆修行,第一条件要离时间性,用起功来,一念万年,万年一念,忘记早午晚,若有早午晚之时间性,便是劫浊。

  见浊── 共五见: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取见,有此五见,心浊不能见性,离此五见,心清可以见性。

  烦恼浊──众生遇著逆境,起贪嗔痴慢疑等烦恼,烦恼覆心,不能见性,故要清除贪嗔痴等烦恼,心清,就可以明心,明心,就可以见佛道。

  众生浊──极乐世界的众生,同具三十二相,身黄金色,寿命无量,都是一生补处,但娑婆的众生,有六道轮回,有了众生浊,心亦浊,心浊不能见性,若能空众生相,心即清净。

  命浊── 从生至灭称为命,命有长短,心有生灭,相续不断,则必定有命,有生灭之命亦不能见性。

  在娑婆世界,要去除五浊,心才会清净,从清净心中见到了心的性,然后才知苦乐法──生死是苦谛,涅槃乐是灭谛,知苦然后断烦恼集,慕灭则修戒定慧之道。所以娑婆的众生,不是离五浊而成佛道,是即五浊而成佛。所谓病中有药,药能医病,烦恼中有菩提,菩提终坏烦恼。

  ‘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\’者,此智慧神通,不是第六识可以思惟,更不是前五识可以议论。

  有智慧可说种种法,有神通能现种种身,以智慧神通,调伏刚强五浊恶世之众生,舍生死苦,得涅槃乐,亦是如来出世的本怀。

  所以我们学佛,第一要了生死,第二要见涅槃,不要留恋生死。

  各遣侍者,问讯世尊。

  诸佛各遣侍者,问讯世尊:少病少恼否?众生易度否?不令世尊生疲倦耶?

  是时如来含笑。

  如来微笑,笑一切众生不是因如来而得度,众生自性本有无量不可思议功德,能度一切苦厄,如来只不过说法,以众生的觉、觉众生的迷,度众生的迷、显众生的觉,令众生自觉、自悟、自度而矣,不是如来度众生。假若众生自性本无功德,任如来怎样说法,亦不能得度,所以如来含笑而不居功。

  究竟众生自性,具有那些不可思议功德?佛当然清楚,是故如来含笑,放光表之,所谓‘众生本具,具佛之修成,诸佛修成,成众生之本其。’

  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。

  众生自性内具有百千万亿大光明云,不是佛独有。

  所谓大圆满光明云。

  众生功德,与佛同样,圆满具足戒定慧、六度万行、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是故佛先放一切众生圆满具足如来智慧德相光明云。

  大慈悲光明云。

  即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众生佛性内具有大慈悲功德,能与法界众生之乐,能拔法界众生之苦,若众生佛性内不具有大慈悲,任如何修行,也不会有慈悲出现。犹如泥不能出火,因泥本身不具火性,石头可以出火,因石头有火性。

  众生佛性内具大慈悲光明云,不修则矣,一修行,慈悲光明显露。

  大智慧光明云。

  智慧对愚痴,众生佛性内具智慧,智慧来,愚痴灭。

  大般若光明云。

  般若能度一切法到彼岸,离般若,一切法不能到彼岸,离般若,布施只可得人天福,布施不离般若──不见有能施的我相、所施的物相、受施的人相,是谓三轮体空,此布施功德,不落人天生死,能到涅槃彼岸。又如禅定,离般若只可得四禅八定,禅定不离般若,得首楞严大定。般若度一切法到彼岸,是为大般若光明云。

  大三昧光明云。

  三昧属于心,修行到一心,便得三昧,所谓放光三昧、普现色身三昧、大悲三昧,都是从一心而生。例如念佛至一心,不被妄想所乱,得一心的时候,名念佛三昧;在一心之中,若修火观,成就火三昧,修水观,成就水三味,观音菩萨普现色身三昧,都是从一心而有。众生佛性内,亦其有大三昧光明云。

  大吉祥光明云。

  佛性不易见,见佛性最吉祥,逢凶化吉、遇灾成祥、转愚为智、聋者能听、哑者能言、病者能愈,一切吉祥,故名大吉祥光明云。

  大福德光明云。

  众生佛性内具一切福,人天的福、声闻缘觉的福、乃至诸佛菩萨圆满的福,众生佛性内都具有,故名大福德光明云。

  大功德光明云。

  众生佛性内具恒河沙功德,故名大功德光明云。

  大归依光明云。

  众生心性,具有一体三宝,自归自依,所谓自归依佛、自归依法、自归依僧。

  大赞叹光明云。

  众生自性内,具有恒河沙称性功德,赞莫能穷,故名大赞叹光明云。

  放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。

  世尊把众生自性光明功德,和盘托出,以众生自性的功德,度众生自己的烦恼,令众生证回自己本有功德,是为复本归元,究竟清净。

  又出种种微妙之音。

  众生自性功德,在眼能见者,是百千万亿大光明云,在耳能听者,是种种微妙法音:

  所谓檀波罗蜜音。

  檀即布施,有三种;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,都能度众生由此岸,到涅槃彼岸。

  尸波罗蜜音。

  即戒波罗蜜,亦有三种:摄律仪戒、摄善法戒,饶益有情戒。

  羼提波罗蜜音。

  即忍辱波罗蜜,亦有三种;生忍、法忍、无生法忍(即生空,法空,空空)。

  毗离耶波罗蜜音。

  即精进波罗蜜,亦有三种;身精进、心精进(不打妄想) 、无功用道。

  禅波罗蜜音。

  分世间禅、出世间禅、出世间上上禅。

  般若波罗蜜音。

  分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三种。

  慈悲音。

  慈有三种;生缘慈、法缘慈、无缘慈。悲亦有三种;生缘悲、法缘悲、同体大悲。

  喜舍音。

  喜即随喜他人一毫之善,舍即所修功德,全部回向法界众生,自不享受。

  解脱音。

  解脱者,不是指没有生死,名为解脱,而是生自在、死自在,生死来去,自由自在,是名真解脱,所谓坐微尘里,转大法 轮,于一毫端,现宝王刹。

  无漏音。

  所作不漏落生死,得涅槃。

  智慧音、大智慧音。

  前者是小乘智慧,后者是菩萨的智慧。

  狮子吼音、大狮子吼音。

  狮子吼指三乘佛法,大狮子吼即一乘佛法。

  云雷音、大云雷音。

  在娑婆世界现身说法,是为云雷音,在华藏世界,现千丈卢舍那身,说华严大教,是为大云雷音,所谓现身如云,说法如雷。

  出如是等不可说不可说音已,娑婆世界,及他方国土,有无量亿天龙鬼神,亦集到忉利天宫。

  娑婆世界,及他方国土的天龙鬼神,见释迦佛放光,又出种种微妙之音,知佛不久将入涅槃,故赶来见佛。

  所谓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须焰摩天、兜率陀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。

  此是欲界六天,有男女、饮食、睡眠之欲。

  梵众天、梵辅天、大梵天。

  初禅三天,禅者,离男女、饮食、睡眠之欲,以禅悦为食。

  少光天、无朋量光天、光音天。

  二禅三天,内离觉观,外离语言,以光明代表种种音声。

  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。

  三禅三天,禅定深入,遍身遍国土皆清净。

  福生天、福爱天、广果天。

  四禅共有九天,此乃其中三天,三界的福以四禅天的福最广,故名广果天。

  无想天。

  是外道天,外道无处所可居,惟有在四禅天中,借居于无想天。

  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。

  即阿那含五天,阿那含又名不来,不来人间受胞胎,在四禅天修行,直至证阿罗汉果。

  摩醯首罗天。

  又名大自在天,是四禅天王,以禅定得大自在,摩醯首罗天王,三眼八臂、骑白牛、执白拂,一念之间,能游大千世界,能知大千世界雨滴之数。佛未出世时,自称为众生之父,佛出世后,把他降伏。

 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。

  无色界天,此天只有心识而无色身,故名无色界天,是三界中最高的一层天,入定八万大劫,亦即寿命八万劫,但一出定,即命终,随业受报,依然轮回生死,可怜!

  一切天众、龙众、鬼神等众,悉来集会。

  天众龙众鬼神等众,都有神通,见佛放光,赶快来集会闻法。

 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,海神、江神、河神、树神、山神、地神、川泽神、苗稼神、昼神、夜神、空神、天神、饮食神、草木神,如是等神,皆来集会。

  此等神皆各有所职,如是等职事之神,皆来集会。

  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,诸大鬼王。

  鬼王属阴间,统治小鬼,令其不恼乱众生。

  所谓恶目鬼王、啖血鬼王、啖精气鬼王、啖胎卵鬼王、行病鬼王、摄毒鬼王、慈心鬼王、福利鬼王、大爱敬鬼王,如是等鬼王,皆来集会。

  恶目鬼王,恶眼怒目对付顽皮小鬼;啖血鬼王,以血为食,专食屠房血、产妇血,有鬼王管治,只可食血,不可伤人。

  啖精气鬼啖食草木的精气、人的精气,又叫毗舍阇鬼,状如小儿,人放逸时,小鬼乘虚食其精气,所以有鬼王统领,不可随便损害人。啖胎卵鬼于婴儿十月胎出时,争食其胞衣,亦有鬼王管治之,不可损害人。

  行病鬼王即瘟疫鬼王;摄毒鬼王者,心慈,能摄蛇毒、生金银毒、蛊毒等一切毒。慈心鬼王常施人以乐,福利鬼王令人得福,大爱敬鬼王爱敬修行人。

  尔时释迦牟尼佛,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,汝观是一切诸佛,菩萨,及天龙鬼神,此世界、他世界、此国土,他国土,如是今来集会,到忉利天者,汝知数不。

  文殊菩萨,带果行因,过去已成佛,名龙种上尊王佛,现在成佛,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,未来成佛,名普现如来,在娑婆世界,助释迦佛弘化,只现菩萨身。

  文殊,此云妙古祥,又称妙德,智慧第一。‘了了见佛性,犹如妙德等。’一切智慧,以见佛性的智慧最大,见佛性必定要先破无明,非大智慧不能破无明。文殊有大智慧,破众生的无明,令众生见佛性,故称为一切菩萨之母。

  想见文殊菩萨,要到五台山,文殊有言,无论谁人以至诚心朝五台山,必定在八百里路迎接,离去时,送行一千里。

  佛问文殊,今日来天宫聚会者,汝知数否?

  文殊师利白佛言,世尊,若以我神力,千劫测度,不能得知。

  文殊师利智慧第一,以智慧神力,经千劫测度,也不能数尽当时到会者有多少。

  佛告文殊师利,吾以佛眼观故,犹不尽数。

  佛有五眼: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佛眼无一事而不知,无一事而不闻不见,五眼中,以佛眼第一,今以佛眼,犹不能尽其数。

  譬如涌泉,泉水不断涌出,心地亦如是,念念有佛出世,念念有菩萨修行,念念有天龙鬼神发菩提心,是以数不能尽。

  此皆是地藏菩萨,久远劫来,已度、当度、未度,已成就、当成就、未成就。

  如是一切诸佛菩萨,皆是地藏菩萨度其成佛。

  地藏菩萨发愿令一切众生证入法性,见法性时,可以已成佛(不可说不可说诸佛是也),可以现在成佛(不可说不可说菩萨摩诃萨是也),亦可以当来成佛(天龙鬼神是也)。

  文殊师利白佛言,世尊,我已过去久修善根,证无碍智,闻佛所言,即当信受。

  修行最重要是善根,有善根得度,无善根不得度,善根成熟即悟道,所以我们要多拜佛、多诵经、要孝顺父母师长,要怜愍贫苦,乃至猪狗牛羊,不打不杀不食,都是种善根。

  文殊菩萨久修善根,证到无碍智,知一切法事理性相始终本末无碍,又名如量智。

  以无碍智听佛所说,当然会信受。

  小果声闻、天龙八部、及未来世诸众生等,虽闻如来诚实之语,必怀疑惑,设使顶受,未免兴谤。

  小果声闻以下,虽闻如来诚实之语,但不解为什么地藏菩萨未成佛,可以度无量众生已成佛、当成佛、将来成佛。纵许勉强顶受如来诚实之言,但不解其旨趣,久后未免生疑,因疑未免毁谤。

  唯愿世尊,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,因地作何行、立何愿,而能成就不思议事。

  文殊菩萨,请世尊讲说地藏菩萨,因地修何行、立何愿,而能成就不思议事。

  佛告文殊师利,譬如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草木丛林,稻麻竹苇、山石微尘、一物一数、作一恒河,一恒河沙,一沙一界,一界之内,一尘一劫,一劫之内,所积尘数,尽充为劫,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,千倍多于上喻,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。

  此乃地藏菩萨愿久行长之文。

  譬如大千世界内的草木丛林、稻麻竹苇、山石微尘,每一物作一恒河,一一恒河之沙,一沙为一世界,一一世界内的尘,一尘为一劫,一一劫内所积的微尘,尽充为劫,如是无量无数劫,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,千倍多于上。

  菩萨证到十地,便入等觉位,补处成佛,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,有无量无数次之多,为众生故,不入等觉位,所以未成佛。

  地藏菩萨一次证十地的功德已是无量,何况千倍次证十地果位的功德,可知其十地功德,比任何一位菩萨超胜。

  十地菩萨,分证佛德,佛有的功德,十地菩萨亦其有,不过如来称为满证,十地菩萨称为分证,犹如十四夜的月与十五夜的月,相差不大,所谓见佛法身、得佛智慧、见同佛见、行同佛行、德同佛德;佛有慈悲喜舍,十地菩萨亦有慈悲喜舍,佛有三身四智,十地菩萨亦有三身四智,佛有五眼六通,十地菩萨亦有五眼六通,佛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十地菩萨亦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佛有十力、四无所畏,十地菩萨亦有十力、四无所畏。

  地藏菩萨千倍十地的功德,自不享用,只求利益众生,以功德来普度众生,更何况地藏菩萨在声闻辟支佛地,已开始度众生,所以成就今日会众之多。

  文殊师利,此菩萨威神誓愿,不可思议。

  地藏菩萨千倍十地的功德、以及普度众生的功德,成就威神之力、誓愿之力,不可思议。

 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是菩萨名字,或赞叹、或瞻礼、或称名、或供养,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,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,永不堕恶道。

  未来世的众生,若有闻是菩萨的名字,无论归依、称名、赞叹、瞻礼、供养,乃至塑漆形像,是人仗菩萨的功德神力,生忉利天,或为天王、或为天子、或为天女,忉利天寿尽,再生忉利天,如是一百次生忉利天,享天福,永不堕恶道。

  文殊师利,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,身为大长者子,时世有佛,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。

  这段文述地藏菩萨因地初发菩提心。

  佛以德立名,师子奋迅,是定。师子奋迅,全身泥尘脱离;譬如入定,却除无知之尘,心则清净,心清净已,具足万行,故名为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。

  时长者子,见佛相好,千福庄严。

  佛有三十二相,每一相有百福庄严,三十二相共有三千多福庄严,故名千福庄严。

  因问彼佛,作何行愿,而得此相。

  有人念地狱苦,发菩提心,有念众生苦,发菩提心,有护持正法,发菩提心,亦有见佛相好,发菩提心。此长者子,见佛相好,发菩提心,而请问佛,作何之行,修何之愿,而得此相。

  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,欲证此身,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。

  佛身相最好,欲得最好的身相,必须长久度脱极苦的众生,度极苦的因,得最好的果,所谓苦因乐果。

  文殊师利,时长者子因发愿言。

  长者子知道佛身相最好,更无有上,欲想得此相,相信度极苦的众生,可以得最好的身相,因此发愿。

  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,为是罪苦六道众生,广设方便,尽令解脱,而我自身方成佛道。

  尽即空也,有时劫,必有众生,有众生,必有罪苦,时劫空、则罪苦空、众生亦空。菩萨要空时劫,度罪苦众生。

  ‘方便\’指三宝,以三宝之力,空去时劫、灭去罪苦、度尽众生。

  ‘尽令解脱者\’,时劫空、罪苦空、众生空,名为解脱,然后菩萨才成佛道。

  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,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,尚为菩萨。

  时劫未空,皆由罪苦未空,罪苦未空,皆因众生未空,有众生则有罪苦,有罪苦则有时劫,既然时劫、罪苦、众生都未空,因此尚为菩萨。

  此是地藏菩萨,无始劫前第一次发宏愿。

 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,时世有佛,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。

  华指心华,心华有佛结跏趺坐,名为觉华,若不入定,不会知晓,若入定观心,见心如莲华,莲华中有佛结跏趺坐,故云觉华定;入了此定,于一切法得大自在,故云自在王如来。

  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。

  众生寿命长,佛寿亦长,若众生寿命短,佛寿亦短,如释迦佛寿只得八十岁。

  像法之中。

  有缘众生度尽,佛便入涅槃,未度者作得度之因缘,因此,佛灭度后,有正法、像法,释迦佛灭度后,正法一千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万年,以小乘国家来说,现在佛灭度后二千五百多年,以大乘法来说,佛灭度后三千余年,是故现在是末法时候,佛法渐渐末。

  正法时代,人人修行都能证果,故名正法,像法时有修无证,末法时无修无证。

  其实法不会末,是人末,譬如福,不会无,只是人无福而矣。我们要发心,人不末,佛法便在眼前,所以末法时代亦有人悟道,千万不要以为现在是末法时代,便自暴自弃,应该要勇猛精进,如救头燃,慎勿放逸,一念相应,便到彼岸,见到如来的法常住世间,所以法是不会末的。

  有一婆罗门女,宿福深厚,众所钦敬,行住坐卧,诸天卫护。其母信邪,常轻三宝,是时圣女,广设方便,劝诱其母,令生正见,而此女母,未全生信。

  福有三种:布施、持戒、禅定。

  布施享人间福,不及持戒之福,持戒生六欲天,但不及禅定福,禅定生四禅天。

  婆罗门女,宿世有布施持戒禅定,三福具足,故云深厚,因此人人钦仰恭敬。行住坐卧有威仪,威仪者,行如风(不左右望),住(立)如松(不左右摇摆),坐如钟(如如不动),卧如一把弓。

  有戒则有威仪,是故诸天卫护。

  其母相信外道邪见,毁谤三宝,圣女广设种种方法,以理劝以福引,希望母亲能信仰三宝。但其母亲时而相信,时而不信。

  不久命终。

  修行人最重要是今世,有一口气存在,都要修,希望有一念心开,即可以悟道,到命终时,心已灭,再想修行要待来世,所以修行三大劫,悟在刹那间,心念念都有念,看那一念心开,便可以见性,所以未死以前,都有希望见性,都有希望修行,死了之后,今世的念便尽了。用功全靠一念,念尽,今世便没有希望,念绝,便是来世,待来世有心念,然后才可以修行。

  魂神堕在无间地狱。

  其母命终,随业受报,堕在地狱受苦,无有间断,故名无间地狱;无间地狱不同阿鼻地狱。

  时婆罗门女,知母在世不信因果,计当随业必生恶趣,遂卖家宅,广求香华及诸供具。

  婆罗门女,知道母亲邪见,不信因果,一切罪之中,以不信因果的罪最大,所以死后随业,一定堕落地狱。为了即时救度母亲,遂卖产业,广求香华,及种种供养之具:幢幡、宝盖、衣服、饮食。

  于先佛塔寺,大兴供养。

  过去佛名为先佛。

  于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,大兴法界供。供养一切佛,名大兴供养,以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为代表。

  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其形像在一寺中,塑画威容,端严毕备,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,倍生敬仰。

  见佛形像在一寺中,有威德,有慈容,既端正,又庄严,是为端严毕备,圣女见了,倍生敬仰。

  私自念言,佛名大觉,具一切智,若在世时,我母死后,傥来问佛,必知处所。时婆罗门女,垂泣良久,瞻恋如来。

  圣女暗自思惟,佛的名叫大觉,什么是大觉呢?

  无明梦觉,知一切法,无一法而不知,无一事而不晓,名为大觉。

  假如佛在世,便可以告知我母死后所到之处,但佛已灭度,不觉悲极而泣。

  忽闻空中声曰:泣者圣女,勿至悲哀,我今示汝母之去处。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:是何神德,宽我忧虑,我自失母以来,昼夜忆恋,无处可问知母生界。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:我是汝所瞻礼者,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见汝忆母,倍于常情众生之分,故来告示。

  圣女忽闻空中有声,愿示其母之去处。

  空中无声,能出一切声,空即是色。

  佛虽色身灭度,但法身常住,色即是空;法身见圣女忆母,比常人加倍,故佛特来告示,空即是色。

  又众生分内之事,即如来事,所以如来特来告示。

  婆罗门女闻此声已,举身自扑,肢节皆损,左右扶持,良久方苏,而白空曰,愿佛慈愍,速说我母生界,我今身心将死不久。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告圣女曰:汝供养毕,但早返舍,端坐思惟吾之名号,即当知母所生去处。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,即归其舍,以忆母故,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,经一日一夜。

  婆罗门女知是过去佛在空中发声,即时作礼,举身自扑于地,四肢及骨节皆损伤,左右侍婢扶起,良久方醒,向空中哀求,求如来速说其母去处。

  佛告圣女,供养毕后,返回舍宅,端身正坐,念佛之名号,仗佛神力,可以知道母亲所生之处。

  圣女礼佛后,回家念佛,经一日一夜,念至一心不乱,一心即定,不被妄想所乱。

  忽见自身,到一海边,其水涌沸,多诸恶兽,尽复铁身,飞走海上,东西驰逐,见诸男子女人,百千万数,出没海中,被诸恶兽,争取食啖。

  在定中,见自己到一海边,海水滚热,海中有铁身恶兽,在海上东西而飞走,见有百千万男子女人,在海中头出头没,被恶兽争取食啖。

  又见夜叉,其形各异,或多手多眼、多足多头,口牙外出,利刃如剑,驱诸罪人,使近恶兽,复自搏攫,头足相就,其形万类,不敢久视。

  夜叉又名捷疾鬼,跑得很快。

  又见夜叉,其形各异,有的牛头马面,有的狮头象鼻,有的多手多眼,多足多头,口牙向外,利刃如剑,驱赶男女罪人,使近恶兽,又以手搏,以爪攫,把罪人头足送入恶兽口内,其受苦之情状,有千万种,令人不忍久视。

  时婆罗门女,以念佛力故,自然无惧。

  圣女仗佛力而到地狱,见此情况,自然心内无有恐惧。

  有一鬼王,名目无毒。

  地狱内有一鬼王,名目无毒,无毒者,无贪嗔痴三毒;此鬼王不会贪爱一人,而减其罪,故无贪毒,不会嗔一人而故意加其罪,是为无嗔毒,不会胡乱治人以罪,是为无痴毒,故名无毒。

  稽首来迎,白圣女曰:善哉菩萨,何缘来此?

  以头点地,稍留片刻,名曰稽首。

  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:此是何处?无毒答曰: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。圣女问曰:我闻铁围之内,地狱在中,是事实不?无毒答曰:实有地狱。圣女问曰:我今云何得到狱所?无毒答曰:若非威神,即须业力,非此二事,终不能到。

  阎浮提南面有大小铁围山,两山之中,就是地狱,铁围山遮了日月光明,所以日月光明照不到。今圣女所到之处,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。

  圣女自忆今生未造罪,不知何缘而到此,鬼王告圣女,有威德神力的菩萨,能到地狱游观,或是众生因果业力而堕地狱,非此二事,终不能到。

  圣女又问:此水何缘而乃涌沸,多诸罪人,及以恶兽?

  大家要明白,罪人就是罪人,恶兽是我们的业,夜叉是我们的烦恼,沸水是无明火。

  无毒答曰: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,新死之者,经四十九日后,无人继嗣,为作功德,救拔苦难,生时又无善因,当据本业所感地狱,自然先渡此海。

  无毒解释,此等罪人,是阎浮提造罪众生,新死亡者。

  人死未投生以前是中阴身,投生之时为后阴,现在我们的身是前阴身,来世是后阴身。中阴身寿命很短,七日一死,七七四十九日后就要投生,若在四十九日内,有人为其作功德,可以令亡者得救。功德者,无漏功德是也。供养三宝,仗三宝无漏功德,方可救拔亡者,不是拜鬼神。假如亡者四十九日内无人为其作功德,若生时有善因,如孝顺父母,恭敬三宝,念佛等,可以将功减罪;若生时无善因,死后又无人作功德,当根据本业所感的地狱,先过此海。

  此海是身造罪者(杀盗淫)所到,故被恶兽食啖。

  海东十万由旬,又有一海,其苦倍此。

  此是口作业者所到之海,口业;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。口业容易造多罪,所以其苦比前海,增加一倍。

  彼海之东,又有一海其苦复倍。

  此是意造罪者所到之海,意业起贪嗔痴,发无明,造罪更易、更多,所以其苦更重。

  三业恶因之所招感,共号业海,其处是也。

  身作业,业多犹如大海,口作业,业多犹如大海,意起业,业多犹如大海,身口意三业恶因,而感到三海之地狱,所以共名为业海。

  众生有佛性,名为性海,迷了性海而有识海,从识海起烦恼,有烦恼海,烦恼作业有业海,业招苦为苦海,所谓‘苦海茫茫,无本可据。’不见了自己的根本,‘业海茫茫,无家可据。’失了自己的老家──涅槃;‘烦恼海茫茫,终日受苦。’

  从业海、苦海、烦恼海,会见到真如性海,从性海起修,智慧犹如大海,称为智海,由智发愿为愿海,由愿起行海,由行成就功德海,功德成佛,名为佛海。这是圣人向上一著的境界,凡夫不知,迷而受苦无了期。

  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:地狱何在?无毒答曰:三海之内是大地狱,其数百千,各各差别,所谓大者具有十八,次有五百,苦毒无量,次有千百,亦无量苦。

  圣女见到海,未见到地狱,故问地狱何在。

  在三海之外所见,是大海,入到海里,是为地狱。地狱各各不同,有十八大地狱,是上品罪业所感,如杀生,上品杀罪是杀父母圣人。

  中等地狱有五百,中品罪所感,如杀罪中,以杀猪狗牛羊为中品杀罪。下等地狱有千百,由下品业所感,如杀罪中,以杀蛇虫蚁为下品杀罪。

  圣女又问大鬼王曰:我母死来未久,不知魂神当至何趣?

  我母死后不久,不知魂神当到何处?

  鬼王问圣女曰:菩萨之母,在生习何行业?

  汝母在生,修恶行还是善行?

  圣女答曰:我母邪见,讥毁三宝,设或暂信,旋又不敬,死虽日浅,未知生处。

  我母学邪见,讥笑毁谤三宝,劝时暂信,过后又不信,今死不久,未知生到何处?

  无毒问曰:菩萨之母,姓氏何等?圣女答曰:我父我母,俱婆罗门种,父号尸罗善现,母号悦帝利。

  无毒知道邪见讥毁三宝,必堕地狱,故问其父母姓氏稽查。

 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:愿圣者却返本处,无至忧忆悲恋,悦帝利罪女,生天以来,经今三日,云承孝顺之子,为母设供修福,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,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,应是无间罪人,此日悉得受乐,俱同生讫。鬼王言毕,合掌而退。

  无毒合掌欢喜,请菩萨却回人间,不必再忧母忆母,悦帝利罪女,曾入地狱,但已生天三日,因为有孝顺之女,为母设法界供,修无漏福,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,仗三宝之力,令母罪灭福生,非但菩萨之母,此日无间罪人,同时仗佛力,一同生天。鬼王言毕,合掌而退。

 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,悟此事已,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,立弘誓愿。

  圣女如梦醒,悟到有漏的业故然漏落生死,有漏的福,亦漏落生死,而且有漏的福,救不了有漏的罪,惟有无漏的福,不漏落生死,方可救有漏的罪,无漏福不但可救一人有漏之罪,更可救大众有漏之罪。

  今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无漏之福,不但可救其母,且普及当时地狱大众,全体生天。

  圣女悟到,何不用三宝之福,永救地狱罪人之苦,故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前,立弘誓愿。

  愿我尽未来劫,应有罪苦众生。

  ‘尽\’即空,有时劫则有罪苦,有罪苦则有众生,时劫空,则罪苦空,众生亦空。

  广设方便,使令解脱。

  ‘方便\’即三宝,以三宝无漏的福力,灭地狱有漏的罪,尽令地狱空、罪苦空、众生空、时劫空、方便亦空。

  佛告文殊师利:时鬼王无毒者,当今财首菩萨是,婆罗门女者,即地藏菩萨是。

  佛告文殊菩萨,昔日鬼王无毒者,今日忉利天宫,无量菩萨众中,财首菩萨是,婆罗门女者,即地藏菩萨。

  佛法有七财;信、戒、多闻、舍、慧、惭、愧。以信为首,信心清净,方能持戒,善由多闻,闻故能舍,舍则生慧,有慧才能知惭识愧,故信为财首。财首者,十信菩萨之位也。

  分身集会品第二

  人人都有身体,称为色身,色身不可以分,法身可以分,法身清净,犹如天上月,色身犹如水中月,天上的月映到水面,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江有水万江月,是故天上的月可以分身,但水中月不可以分,

  色身是假,有生老病死,若是真的,不应有生老病死,法身无生老病死,色身有男女老幼,法身无男女老幼,是故法身是平等的,但色身不离法身。

  借色身的假,努力修行,可以见法身的真,例如色身持戒清净,可以见自己的法身,色身入定,亦可以见自己的法身,色身念佛至一心不乱,亦可以见自己的法身,色身持咒至光明显露,亦可以见自己的法身,见到法身后又如何?

  法身清净,法身无相,能现一切相,法身清净,能分无量身,如释迦佛,能分百亿身坐道场,成等正觉,所谓‘大千世界,同日出家,百亿国土,一时成佛。’

  地藏菩萨发愿,以三宝之力度空地狱,令地狱的众生,生人天路上,见佛闻法修行,受记作佛,故分无量身,到无量地狱度众生。

  今日闻释迦佛将入涅槃,故所有分身地藏菩萨,皆来集会,听佛临终咐嘱,故名分身集会品。

 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,不可量不可说:无量阿僧祇世界,所有地狱处,分身地藏菩萨,俱来集在忉利天宫。

  一世界一地狱,无量世界有无量地狱,每一地狱都有分身地藏菩萨;现在所有分身地藏菩萨,从无量世界的无量地狱,俱来集到忉利天宫。

  以如来神力故。

  地藏菩萨在地狱教化众生发菩提心,有些众生仍留在地府,现鬼王身修行,称为业道官。但鬼王不能上天宫,惟仗如来的神力,亦可到天宫。

  各以方面,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,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,共持香华,来供养佛。

  每一分身地藏菩萨,在各地狱中度众生,令得解脱,每一地狱处得度的众生,有千万亿那由他数,共持杳华,来供养佛。

  彼诸同来等辈,皆因地藏菩萨教化,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
  地狱一日一夜,等于人间八千劫,地藏菩萨在地狱,一日三时说法,到底是否成功地把受苦的众生,度了出地狱?

  我们要知道,谁造罪?是妄想、烦恼、我执造罪,佛性无妄想、烦恼、我执,所以罪是众生造,苦亦是由众生受,佛性无造罪,所以佛性无受苦。

  然佛性不舍众生,众生上天堂,佛性一同上天堂,众生入地狱受苦,佛性亦同入地狱,但佛性不受苦,所以地狱的众生,每一位都有佛性,地藏菩萨在地狱说法,罪业稍轻的,闻法开解,得见自己的佛性,罪灭,出地狱,业重的,因三时听说法,种下了善种,种子起现行时,了达罪由妄想生,妄想无性,罪亦无性,一切法空,因而发菩提心。

  ‘永不退转\’者,有三不退转:位不退转、行不退转、念不退转。

  地藏菩萨说法,地狱众生一念开解,见佛性,永远发菩提心,菩提心不退,是为位不退转。

  在地狱中现鬼王身,助地藏菩萨教化,是为行不退转。

  度众生有功德,有大力,可以破无明,撕裂无始无明,念念流入萨婆若海,是为念不退转。

 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,流浪生死,六道受苦,暂无休息,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,深誓愿故,各获果证。

  是诸众生,无始劫来,流落生死,生死易入难出,生生死死,无有了期,在六道之中,念念受苦,暂无休息。地藏菩萨有慈悲心,发弘誓愿,在地狱中每日三时说法,令一切罪苦众生,心开意解,发菩提心,修菩提行,而各证圣果。

  既至忉利,心怀踊跃,瞻仰如来,目不暂舍。

  此等业道官来到忉利,初见如来,心怀欢喜,眼望如来,目不暂舍。

 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,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,不可量不可说,无量阿僧祇世界,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,而作是言。

  世尊伸金色母陀罗臂,以兜罗绵手,摩百千万亿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。

  佛法不可思议,佛有圣如意通转变自在力,能一手摩百千万亿分身地藏菩萨顶。

  吾于五浊恶世,教化如是刚强众生,令心调伏,舍邪归正,十有一二,尚恶习在,吾亦分身千百亿,广设方便。

  梵网经云:‘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。\’释迦佛在此世界往来了八千次,度刚强的众生,令妄想心调伏,舍邪见,归三宝正见,十分之中已度了八九分,还有一二分的众生,虽然已种善根,但恶业习气尚在,是以今次成佛,亦分身千百亿,广设善巧方便,度此余下二分的恶习众生。

  或有利根,闻即信受,或有善果,勤劝成就,或有暗钝,久化方归,或有业重,不生敬仰。

  有利根者,如舍利弗、目犍连等五百罗汉,一闻即悟。

  阿那律尊者,过去世曾供养辟支佛,感到九十亿劫,天上人间享福的善果,世尊勤劝之下,得天眼通,是为或有善果,勤劝成就。

  又五百罗汉中,有一位周利槃达沙,性愚鲁,五百罗汉教他念半句偈,他记得前半句,忘了后半句,或是记得了后半句,忘了前半句,后来世尊教他一面扫地,一面念‘扫帚、扫帚\’,三年后,把心内的尘劳烦恼扫去,证阿罗汉果,是为或有暗钝,久化方归。

  ‘或有业重,不生敬仰’者,如提婆达多,想杀佛,因而生堕地狱。所以修行人最怕业重,业重之辈,欲洁反秽,欲升反坠,假若修行,诸多阻碍,魔障重重,唯要先行忏悔,忏悔清净,方可用功,慎勿作业啊!

  如是等辈众生,各各差别,分身度脱,或现男子身,或现女人身,或现天龙身,或现神鬼身,或现山林川原,河池泉井,利及于人,悉皆度脱,或现天帝身,或现梵王身,或现转轮王身,或现居士身,或现国王身,或现宰辅身,或现官属身,或现比丘比丘尼,优婆塞优婆夷身,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,而以化度,非但佛身独现其前。

  众生各各根机不同,所以佛要分身度脱他们,或现男身、或现女身、或现天龙身、或现神鬼身,都是以同类身度同类众。

  或现山林川原、河池泉井,利及于人,与人结缘。

  或现天帝身、或现梵王身、或现转轮王身,以十善之法 轮度众生,或现居士身、或现国王身、或现宰辅身、或现官属身、或现比丘比丘尼、优婆塞优婆夷身、乃至声闻、罗汉、辟支佛、菩萨等身,以度有缘众生,世尊不是单现佛身度众生的。

  汝观吾累劫勤苦,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,其有未调伏者,随业报应,若堕恶趣受大苦时,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官殷勤付嘱,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,悉使解脱,永离诸苦,遇佛授记。

  佛语地藏菩萨:‘我于多劫,修种种苦行,舍头目髓脑、国城妻子,为众生故,求无上道,乃至成佛,现种种身,说种种法,以无数方便,度脱如是刚强罪苦众生,尚有未及调伏者,虽有善根,仍然起惑作业,倘其随业受报,堕大恶处受大苦时,你当忆念今日,我在忉利天宫,殷殷勤勤,将如来所未度者,付嘱于你,莫令堕恶趣,直至弥勒出世,遇佛受记。’

  世尊灭度后,经五十亿七千六百万年(兜率天寿四千岁),然后弥勒下生,弥勒成佛时,即作是念;是诸众生,皆于佛法中种诸善根,释迦牟尼佛,遣来付我,我今受之,善哉释迦牟尼佛,能善教化如是等众生,来至我所。如是三赞释迦牟尼佛已,为众说四谛,第一会说法,九十六亿人(曾于释迦佛法中受五戒者)得阿罗汉果,第二会说法,九十四亿人(曾于释迦佛法中受三皈依者)得阿罗汉果,第三会,九十二亿人(曾于释迦佛法中,一称南无佛者)得阿罗汉果。

 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,共复一形,涕泪哀恋。

  地藏菩萨久证法身,法身是一,一能无量,无量分身从一身而生。今地藏菩萨蒙佛摩顶安慰之后,即合无量身而为一身,共复本来之形,涕泪哀恋,何故悲哀流泪呢?

  悲众生难度、悲地狱难空、悲如来不久入灭,悲度生任重,是故流泪。

  白其佛言,我从久远劫来,蒙佛接引,使获不可思议神力,具大智慧,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忆恒河沙世界,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,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,令归敬三宝,永离生死,至涅槃乐。

  地藏菩萨白佛言;我从久远劫以来,蒙佛接引,把佛的功德传给我,使我获如来不可思议神力,及大智慧力,有神力,可化身百千万亿,到百千万亿世界,一世界一地藏,每一地藏,又化百千万亿身,每一身都有如来的智慧,以智慧说法,度百千万亿人,令舍邪见,归于三宝,藉三宝的慈航,乘神通智慧风,破烦恼浪,出生死海,到涅槃彼岸。

  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,一毛一渧,一沙一尘,或毫发许,我渐度脱使获大利,唯愿世尊,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,如是三白佛言,唯愿世尊,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。

  三宝无漏的功德,能灭有漏的烦恼业障,度有漏的众生。只要众生在三宝中种善根,无论是念佛的善根、持戒的善根、或是禅定的善根,乃至一毛之轻、一渧之细、一沙之小、一尘之微、或小如七分之一条毛发,善根虽小,地藏菩萨亦会渐渐把众生的善根栽培,使离生死苦,得涅槃大利。

  ‘唯愿世尊灭度之后,不必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。’如是三白佛言:‘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。\’

 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:善哉善哉,吾助汝喜,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,广度将毕,即证菩提。

  地藏菩萨,一肩

 

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云心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dzj/dzjjiangjie/6560.html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