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添加收藏

南亭法师: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

当前位置 :佛教经文 > 华严经 > 华严经讲解 >

南亭法师: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

* 来源 : 赵城藏佛经网 * 作者 : 三相 * 发表时间 : 2020-01-09 11:04
导读: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十五卷  ◎南亭法师  若见大臣,当愿众生,恒守正念,习行众善。  疏说:“守王正法,始曰大臣。”1大臣,如宰相尚书之流,皆辅佐国王而理国事者。

  华严经 净行品 讲义 第十五卷

  ◎南亭法师

  若见大臣,当愿众生,恒守正念,习行众善。

  疏说:“守王正法,始曰大臣。”1大臣,如宰相尚书之流,皆辅佐国王而理国事者。倘卖官鬻爵,欺君枉法,则非大臣而是国贼矣。所以我们要“恒守正念,习行众善”。

  第七、明到城乞食时愿。

  若见城郭,当愿众生,得坚固身,心无所屈。

  以下有二十二愿,明到城乞食时愿,更分为五。一、总处,有三愿。“城郭”,内曰城,外曰郭,皆砖石筑成,可以防御寇盗者。行者“若见城郭”,思其坚固,因而“愿”一切“众生得坚固身,心无所屈”。“坚固身”可以不受声、色的侵袭,使心理上受不到境魔的委屈。

  若见王都,当愿众生,功德共聚,心恒喜乐。

  “王都”,王者的都城。贤达辐辏、众德攸归的地方。修行人见到了以后“心恒喜乐”。那是为什么呢?因为王都是“功德共聚”的地方呀!诸如政治、教育、经济、建设,假如做的好,岂不是为万民造福吗?辐,共毂也,聚也,车轮中直木。内辏于毂,外入于牙者。辏,音凑。《道德经》:“三十辐,共一毂。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”2显王都为贤人、达者所荟聚的地方,必有善政出现,所以说:“功德共聚。”在修道人来说,亦利人之心也。

  见处林薮,当愿众生,应为天人,之所叹仰。

  “林薮”,“林”是指丛林,众木之所聚处。“薮”,音叟,含有多义,今取草野之义。处于林薮者,多为贤人;淡于功名、不求闻达、洁身自好之士。修行人见到这些处于林薮的高人,随时发愿,“愿”一切“众生,应为天人之所叹仰”。也就是我要效法高人,志行高洁,远离欲爱,才能为天上、人间的天众、人众之所赞叹和瞻仰。《论语》上颜渊赞孔子说:“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,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。”3这几句赞语,不容易获得的。

  入里乞食,当愿众生,入深法界,心无障碍。

  二、入家,有三愿。疏云:“未入,则诸家差别;入已,唯一无多。如入佛乘,无二、三也。”“里”,古时户籍制度,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现在邻、里的名字还是存在,祗是不以家为基数,而以巷道为其分别。比丘“入里乞食”,随时发愿,“愿”一切“众生入深法界,心无障碍”。“深法界”者,法界是心之别名。心是无形无名,不可言其有无,是离言绝虑的,故名为深。修行而证入此法界时,则神通变化,不可思议,所以说“心无障碍”。

  到人门户,当愿众生,入于一切,佛法之门。

  “门户”,户,扉也,室之出入处。一扉曰户,两扉曰门。又,民居也,一家曰一户。然则,“到人门户”,即刚到施主之门户也。乞化僧侣到了施主门前,应“当愿”一切“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”。佛法一味,安有多门?勉强言之,则空、有二门,既入则无二、三也。

  入其家已,当愿众生,得入佛乘,三世平等。

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三相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hyj/hyjjiangjei/5686.html

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