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云继梦:华严经经首 第九卷
华严经经首 第九卷
海云继梦和上
我们今天要看的是经文第四页,第四行。我们先看一段经文:
宝树枝果,周回间列,摩尼光云,互相照耀。十方诸佛,化现珠王,一切菩萨,髻中妙宝,悉放光明,而来莹烛。”我们今天先看这一段,这个都是讲佛境界中他的宝师子座。昨天我们跟各位介绍过了,在华严的宝师子座,那就是叫做普融无尽法界妙师子座,简称普融法界师子座。所以这个名称你不用太在意怎么念好,怎么念都好。问题是这样的一个师子座你感受多少,这个才是重要!那么佛坐这个师子座,我们肉眼见不到。大概我们这样跟各位用一个譬喻:劣应身的佛座叫做草地座,他铺草席嘛,甚至于他成佛的时候,那个耶舍啊,一个商人呐,拖着一牛车的稻草啊,从那菩提树下经过,看这个人修的好像很不错,蛮斯文的,又很端庄,蛮有道气的,跟他讲,打个招呼。那个时候,这个比丘刚从定中出来,就跟这一位耶舍讲,悉达多太子,他开口就说:“我是佛,我已经成佛!”这种人好大口气,对不对?他可以讲,你不能讲。
今天又有个同修来:“师父,你约我来,干什么?”我吃饱太闲,我约你来干什么?“你昨天不是跟我约吗?”你看到鬼啊,你不要以为你很厉害,你有什么相应,你相应到我约你,可是我没有相应到我约你啊,这个很麻烦,这个都是自以为有成就。不对!没有那回事,你真成就的人,他很清楚。像你这个老是对焦对不正,这个很麻烦。我们知道你很认真,也很愿意投入修行这个行列,但这不表示你就会成就哦,你要留意啊。很多人在道场供养、护持,等等,你要留意到,是真心不是欲望。 我跟师父相应,谁跟你相应啊?你相应师父,圣爻一块而已;你还要师父跟你相应,圣爻要两块才能发出声响,不然怎么会圣爻?只一块你就想要掷出圣爻,没有那回事。所以往往用你自己个人的欲望、好恶、想当然耳、一厢情愿的,这种观念都不对。你一定踏踏实实的,我们一直讲说,你再想回来,你这样修对吗?我要怎么证明我的对?你一直做这个工作,你自然就会进步了。你不要一直以为我已经到哪里了,到哪里是你以为的,你想象的,不是真的。所以真修行的地方,要从这个脚跟底下下功夫。所以古来大德都告诉我们,照顾脚下,没有叫你照顾头壳。你不要光是在大脑里头打转,没有用,照顾脚下。所以他才能够成就,他能讲,他在菩提树下的那个成就,那是有前面的因缘呐,这我们也都常跟各位讲过了。
所以耶舍啊,这个人是福报真大,佛成佛,他第一个来供养的。他也不知道成佛是什么,他第一次听到我是佛、我已成佛。他也不知道我得四果,他在想这四果大概水果那么大吧,还是苹果还是西瓜。好吧,你说你修行。他的习惯,印度民族的习惯,对于修行者他会供养。因为他刚好一牛车的稻草,他就抱一堆稻草,就铺在那地上给他坐。可见那时候,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,他成佛的那个时候,屁股座下的稻草大概没几根,他才再铺上他的草座垫。
你要留意到,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从五位行法来看,五教:小乘教是用肉眼看,所以草座上,劣应身佛、劣应身图,也就跟我们完全一样,这叫劣应身佛。那么胜应身佛的胜应身图,那就比较殊胜了,那要用天眼看,天眼才看得到。那么大乘始教他就要用慧眼看。你看一个一个就往上走了,大乘终教也是用慧眼看。那么大乘顿教这个地方,他用的就是用法眼看,他看到法性图、法性佛,你要看到这个部分。圆教,华严圆教是用佛眼看,那你才能够看到这么殊胜的普融无尽法界妙师子座,你才能看得到。换句话说,你没有佛眼,根本看不到。我们从小、始、终、顿、圆来看,你就看到他有这种情况,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一步一步上来的这种状况。那么这里既然是讲佛眼所看的这种妙师子座,普融无尽法界,重重无尽、重重无尽的那种情况,我们应该从这里去感受到,所以他讲到“凡诸物相,备体庄严”。都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你所了解的这种状况,你所看到的这种状况,因为他不是肉眼,他是要用佛眼看。
那么这个地方用了这个词啊,“宝树枝果,周回间列”,他又回到宝树来,因为他不是讲菩提树,他是讲师子座。师子座上还有宝树、枝果,这个宝树是用来形容的,也就是你用这些法,行法来建树的这个宝座。这些跟各位谈。生命改造的工程完全都是修法。修法很多,那个多啊,不是你修很多法门。我又念观世音菩萨,然后再念《普门品》,这个叫观世音菩萨法门。然后我念《大悲咒》,这下子完了,诵哪部经?它也是观世音菩萨法门,可是你硬不说观世音菩萨法门,你叫大悲法门。然后你又修十一面观音咒,然后又完了,要诵哪一部观音经?然后你又说它是十一面观音法。十一面观音法还是观音法门。这些通通算起来,其实只有一个法门。只要你持咒、诵经,念佛、诵经,通通是同一个法门。包括《地藏经》、地藏菩萨圣号,还是同一个法门。因为用心法是一样的,你知道吗,用心法是一样的。《弥陀经》、阿弥陀佛圣号,还是同一个法门,没有离开。《药师经》、药师咒,然后药师佛圣号,告诉你,同一个法门,还是一个法门,因为那个用心方法一样。你会发现,用心方法不一样的是什么?
我来煮饭,煮饭用心法。你去注意哦,煮饭呐,你进大寮,要用心用到好,穷尽它。我来扫地,拖地板,这个用心法不一样了,对不对?你去留意啊。你拖地板用心,要留意到别人的感觉,那个感觉,主要在哪里啊?眼根的色尘跟脚底踩的触尘那种感觉对不对?你煮饭呐,是舌根的、胃口的,是不是不一样的地方?你要去留意到众生的反应这一部分是不同的,留意到吗?好,我出坡,我扫落叶,扫落叶是一种法门。所以法门不同是来自于事修上面,来自于事修,法门不同,不是来自于经典跟圣号,知道吗?因为事修的不同,你用心的方法不同,那才是法门不同。我期望各位你把这一点弄清楚。
所以历事练心呐,经过事情你才能练心嘛。你留意到,一个人,一个行者,假如他的模式养成以后,你去留意到,他做什么事,他有一定的模式,这是成就者,他用一法可以对治一切法。他那一法叫什么?叫正法。正法是理,对不对?以他的理应到事上,无事不合理,这个就是指成就者。你一个修行人有没有成就,这是个很简单的印证方法:我的理通了没?通了,你每件事都能应用,这是一个关键处。那么我每一件事运用,都能够回到我的理来,那成就不成就已经不重要了,你已经超越过了。这个时候,当你很自在的时候,就是后面讲的“摩尼光云”那个“光云”。因为“摩尼”是自在,自在起作用它像云一样,随缘而示现叫做云。什么叫云?你远远的看有,你走近了就不见了,有没有感觉?远远看是一朵云,你走上去看看,你只感觉到雾了,不是云。云呐,就是示现,随缘示现叫做云。光是作用,“摩尼光云”就是自在的作用是随缘示现的,他不执着的。有没有?四个字,那你看看吧,我们是怎么在运作的?所以当你真正到达那种程度,你就有可能很自在地随缘示现而饶益众生,这个就是他的作用。
我们现在修行不是啦,第一个小器。为什么小器?不想做事。大家都想,要发心呐就进大殿。大殿干嘛?最好当殿主。殿主最好干嘛?拿槌子。拿槌子干嘛?可以打人呐。那个大磬槌不是令牌啊,你不要以为我拿着磬槌就表示我威风。不是说到大殿才叫修行,你要去做事,历事练心,经过事情,你要知道怎么用心。当你这个用心能够扩大,穷尽你所做的那件事,基本上你的修行,行法已经成就了,基本上就得根本智啊。当你这个一穷尽再穷尽的时候,你拿来应用那个理,你会在里面感受到那个理。无事不成理嘛,事一定有理的。你透过那个事一再的穿越,你会符合理,那个时候什么理来,你的事都能印证。你不要在意说,我书要读多少,佛经读多少,那个叫佛里佛气啊。
广钦老和尚,他有没有读啊?但是他怎么通啊?他就煮饭嘛,当水头,水头就负责挑水,现在不要你挑水,水龙头一转就有了,你根本不用挑。他古代没有啊,从老远的地方,河边挑回来,有的还要挑上山去。他在挑水的时候,不像我们,苦啊,尤其是知识分子挑水,一肚子牢骚:“大学士挑水,和尚吃水,怎消得了?”一面挑一面诅咒:他们就是会撒娇,所以不要挑水;我就是不会撒娇,所以通通叫我挑水。你会有这些东西出来。真修行没有这些。我要怎么挑水?他就怎么挑水,怎么挑好。有一次被调,调当火头,从水头当火头,火头就是负责大灶,灶口,煮饭的时候要把木柴送进去。火头,他负责捡柴劈柴。有一天,他就在那地方,木头送进去的时候,“啪!”一声,他开悟了。要我们在劈柴啊,一面劈一面三字经,一面劈就一面骂,你会开悟才奇怪。人家就劈柴就劈柴,专心劈,然后送上灶坑,就在那个时候,他开悟了,这叫入念佛三昧。他就只有念佛,他透过事情练心而成就。
你透过事情不练心,没有用,你是世间人,这是世间人。透过事情练心,你不会练不要紧,我相信广钦老和尚不会用心,但是他会置心一处,我就一直念佛嘛,劈柴也念佛,把木头放在那叫什么,砧,对不对?劈柴的砧,然后咔!劈下去。我们大概劈下去都倒过来,尖的不下去,粗的下来。然后拼命拉,拉起来,然后,砰!碰到自己的头,因为什么?技术不行又不用心。他一用心呐,技术就会很好,那一下手他会很准,因为他只有置心一处——念佛,其它都随缘。也就在那个时候,一个火,到底是灶坑里头的木柴被火烧,啪!那个炸开来,还是他自己弄进去的时候,不小心撞到什么,那不管。当下他开悟,这就置心一处啊。
你要真的处事那么认真,你看公案你就跟着进去了,跟着进去了,他的法界你也进得去啊。问题是你只会问,他为什么“啪”一声就开悟?我“啪”下去你也不开悟?为什么?因为你不历事练心。你是置心一处还是善用其心?这是不一样的,你真的做了,你自己就体会到。你不做那没办法。透过这个状况,你才可以有宝树枝果,你知道吗?你要建设,在生命改造的工程里头,你有很多工程要进行,那些工程都是透过事情的锻炼,你的用心方法不一样。
今天,各位都是高级人士,聪明能干,你就更需要经历很多事。假如今天你自己知道,我就是憨憨的,比别人稍微差一点,反应没人家那么快,那可以。你只负责一件事,那件事情你要做得很好。可是这件事情有一个除外,你不能用你喜欢的来挑。你光是做你喜欢做的,有些你不喜欢做的,那就不行。不管人家分配你什么事,你去做。分配你的事情可能调来调去,你要接受人家的调度,以平常心去接受,这才有可能。我在做这件事,我就喜欢做那件事。你怎么老是叫我做这件事,这个已经抱怨出来了,基本上不得成就,而且你会一直造业。你在做,我就做;你叫我做那个,我就过去做那个。那么你置心一处,这是一种,你其它的都不管。
一种是善用其心,去穷尽它、去圆满它;一种是置心一处。大致上,书读得少,而且又比较没有积极性的人,温驯的,听候指挥的,那都是置心一处的行法,你要留意到。置心一处,那任何的噪声你都不要理它,我只要安住在佛号、数息或者哪一个地方,对不对?这个叫置心一处啊。那你说,我不可能,人家孙悟空是七十二变,我差不多七百二十变,那我这个孙悟空我管不住,那你就用善用其心的方法。不管做什么事你都投入,我要五年,可是他给我三年的时间,我还没穷尽,不要紧,因为因缘如此嘛,对不对?我五年都穷尽了,他已经十年了还不调我走,那你就继续做。那个基本的心性是随缘,那么随着你的脾性、性格啊,因地叫性格嘛,那你就做到底嘛,你知道吗,那发展的不一样,没关系,成就是你的。
那么,你要懂得这一种,虽然我这辈子是置心一处,没有办法“宝树枝果,周回间列”,但是你的树啊,树干呐,你一定会很坚强,下辈子你再枝果周回间列嘛,对不对?你要留意到啊。你说,我这样子,人家“宝树枝果,周回间列”,我就一傻傻的,你就一傻傻的,你先把你的树干先养好。下辈子他自然呐,你就会聪明,才华横溢,这就是不可思议嘛。你现在想:我要修什么聪明才智,我要跟人家这样子——十八般武艺……你追求这个追不到。所以你只要懂得那个心随缘,你不要一直想,想要做你喜欢做的事。只要把这一点除掉,人家的安排我都做。我接纳人家的意见,置心一处,你就会成就。基本上是这样子。
所以你会发现到啊,置心一处的修法偏向于禅修;善用其心的修法偏向于密法。有没有?已经出来了。所以我们还是那一句话,各位你要历事练心,不要抱怨!很多人喜欢抱怨,到道场来是修法,离开道场,背后讲是非,那你白修了,下辈子你还会再进道场,你还是一样满头包,因为你造了是非的因。所以我们跟各位讲,不要抱怨,尤其不要背后抱怨,这是很重要。不要爱现,不要有好恶心,就是这个地方。真的修行我们常常问:什么叫修行?我这样做叫修行吗?我修行是这样做吗?你带着这些疑情下去,不成就是很不可思议的事。你倒过来,到处抱怨,到处是非,那个会成就啊,无有是处。你弄清楚,这种种状况是不同的,所以这里谈到啊,修行的时候的一种脾性,有没有?各位的脾气啊、情绪啊,都有了。
好,那么经过这两个阶段,不管你是置心一处到善用其心,这样子过来了,佛是这些都走过了。我们因地在修行,你在哪个阶段不知道,我们只是这样告诉你那些阶段性的,其实我是假设你已经是法身大士了,有没有?这个不只法界大灌顶,这个已经是阿阇梨受职位灌顶了,你知道吗?而且这些行法都跟各位交代得很清楚啊,你要修行马上就可以着手,现在问题就是你都没有准备,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。你今天假如来说,我是要来求法的,这下子你法都已经……这叫什么?大珠小珠落满盘,你收获很多;你假如说我只是来听听看,你就会说很好很好,回去什么都没有,因为通通掉光光,大珠小珠都掉下来,你一个也没捡到,这是一个关键处。
那么下面这一句 “摩尼光云,互相照耀”,刚才跟各位讲了,“摩尼”是自在,饶益众生的自在,光是作用,换句话说,他能够很自在地饶益众生,或者饶益众生的自在性,让众生的自在性能够显扬出来,这叫光,摩尼光的作用。所以我们一般从主词来讲,就是佛陀啊,他有饶益众生的这种作用,那么随缘示现,这个叫做“摩尼光云”。这个字啊,文字的解释,你要懂得他的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,否则你解不出来。
我常跟各位讲,我讲这些,为什么这样讲,你可以记下来,这辈子可能赶不上了,下辈子再来,海云法师的语言模式与思维模式足够你去写博士论文。现在你还不用,现在没有人认识海云法师,你要去写这个东西也没用,没有学校会接受。因为有人来说他要写博士论文,要我当指导,我说你最好不要讲,你回去跟你的教授一讲,你就完了。因为我们没有知名度,学校要的是知名度,你没有学位没有文凭,学校不能要。这个要研究要等我死后,海云法师已经挂掉了,往生极乐世界了,那时候你可以来研究这个,他不认识,可以,不要紧,那个法师已经走了,离开这个世间,那你可以研究。这个东西我跟你讲,你不要看“摩尼光云”四个字,我是这样解释的,为什么这样解释,现在我这个脑袋里头要挖,我也挖不出来,里面东西太多了,杂草丛生,等我死后你再慢慢去梳理,买几根梳子慢慢去梳理,会弄出东西来。
他随缘示现又饶益众生的作用,随缘示现你就知道他很多,对不对,而且不但随缘示现,互不相同,他不但互不相同,他会互相撞击。有时候这个来要夸奖,有时候那个来要把他骂一骂,这个叫作什么,这就是互相照耀。有时候要三斧头,有时候要九铁棒,为什么,互相照耀啊。有时候要奖励,有时候要呵斥;有时候直说,有时候横说;有时候广说,有时候略说,这就是互相照耀,因为他随缘示现。有的人来师父会一直点头说:“对对对……很好很好……”;另外一个也同样这样讲:“不对不对……,根本就不对,你就弄错了。”你会说“他都对,我都不对”。他当然都对,你当然都不对,因为你不是他,这不一样的。所以书生来,我们用书生的方法谈,白丁来用白丁的方法谈。我跟科学家讲科学家的话,我跟企业家讲企业家的话,对不对?那老粗来我要跟他讲老粗的话。关键是在这里。你不能拿他来看你啊,对不对?他贪嗔痴重,你是修戒定慧的,怎么可以跟他一样,是不是?你想想看。
所以一个受过戒的人来谈的,跟一个没受过戒的人来谈的,不会一样,对不对?一个已经修行的人,跟一个还未修行的人,我们谈的怎么会一样呢。所以我们跟各位讲说,你已经经过人格性矫正,又已经及格了,不但及格你又已经发心了,那这个……让你不能吃不能睡,因为你已经发菩提心,要上菩提道,这个要严格训练呐。那个现在正在享受福报,发心也别谈,不过随缘做做善事,那可以。不是我要他的钱,因为他要发心做善事,对不对?那我们就这样随缘。你这个时候要他什么过午不食了,然后持五戒持八戒,他说最好不要,最好不要,所以你要随缘,他这个时候因缘还没到,我们跟他结善缘,给他种福田做功德。那这个因缘已经过了,已经开始要上菩提道了,你已经不是给他种福田做功德而已,这个时候要在菩提道上精进。他说我已经启动了,启动了不够快,你从屁股就踢上去,叫他跑快一点,因为你已经要上高速公路了,不能时速低于六十公里;那他还没有上路嘛,他还在羊肠小道里混日子过,那平安就好,你叫他超过六十公里一下子掉到崖下去,粉身碎骨,那不行啊。所以因为众生的习性、种类不同,我们所谈的不同,所以关键是在这里,这个叫“互相照耀”。佛因应众生的根器不同,而有不同的随缘示现,所以叫作三十三应身,有没有?这个就是指这个部分。
“十方诸佛,化现珠王”,十方诸佛都来了,“化现珠王”,“珠王”基本上就是众宝之王。大陆有个城叫作统万城,统万城就是从西方要进入中原,有第一个城市,那时候这个城市好像西夏人,我记得好像西夏人建立的第一个城市。他说东方所有的城市都是我统治的,所以叫统万城,现在只有一些当时建筑物的地基而已,已经一千多年没用了,那叫统万城。那我们也有个统万物,知道吗?台北动物园园长就是统万物,所有的动物都是他管的。这个珠王是统万宝,一切宝是归他管的,叫珠王,就摩尼宝珠的意思。
“十方诸佛”,佛是众圣之圣,万王之王。所有的圣人当中他为最殊胜的圣人,所以说佛为珠王,你要弄清楚哦。所有一切东西的王,王是头嘛,这个头啊,所有每一项啊,都有一个头,所有的头抓出来的头头,那个头就是佛,所以他是众宝之王、众圣之王。这是指这个意思,那么它的形容词是用这里来形容。
“一切菩萨,髻中妙宝”,一切菩萨跟十方诸佛是相对的。所有的菩萨都好像我们头顶上的这一个——你们女生不是喜欢这里绑着吗?这个髻,髻中妙宝。它是形容说头是最宝贵的,上面放的宝,菩萨是指这个意思。这个都是用以形容诸佛菩萨为圣中之圣、王中之王、宝中之宝,是指这个意思。那么用这两个圣中圣、宝中宝来形容“悉放光明”,这些众圣之圣放光明“而来莹烛”,互相啊,这“莹烛”就是照耀,互相照耀,和前面的意思一样。不但这佛是摩尼光云互相照耀,十方诸佛也是摩尼光云互相照耀,一切菩萨也是一样摩尼光云互相照耀,是指这个意思。这第一句摩尼光云互相照耀是指一个佛,十方诸佛是指所有的佛。那么十方诸佛跟一个佛都是指我们讲一千烛光,一切菩萨那就小一点,只要能发光以上的通通算。所以我们讲佛是空中日月,菩萨是空中星宿。空中所有的星星都是菩萨,空中的日月那就是诸佛,是用这个来形容的。换句话说他们的摩尼光云都一直的闪烁着,互相照耀。你看一个摩尼宝珠有这么殊胜,你怎么画呢,你怎么形容呢,这是法身世界才有的,化身世界没办法。
我们跟各位讲极乐世界图里头,那宫殿楼阁跟师子座,你自己仔细去看看,那画就画在那里面,你现在没有办法说拿放大镜看,你只有入定进到里面去。这个定还不是九次第定,他一定要经过超越三昧,到达师子奋迅三昧以后。基本上这个经文里面所讲的是师子频申三昧——三昧的大三昧一再一再地显现,你才有可能,佛的境界是在这地方。我们跟各位谈这个部分是告诉各位,佛境界的殊胜,他不是静态的,他是动态的,而这个动态里,是指他在因地修行一直过来到这里成就的状况。
那我们也告诉各位,诸佛的净土——佛的净土是完美、真实、无缺憾的,他是真实的,又是止于至善的;菩萨的净土是真实的,还没到达止于至善。那这菩萨净土有没有比佛净土来得殊胜呢,有没有?他有一个殊胜,就是方便,用世间的话来讲叫好用。知道吗,好用,筷子好用就好,你不要用纯金的,用钻石做筷子那麻烦了,万一钻石吞下去……对不对?有些东西是好用就好,有些东西是要完美的。 佛的境界、佛的净土是完美的,你假如真的要那个样子,你到那里你就知道。可是你现在初发心的人不知道怎么样的话,那你就用圆融道一个,尽形寿下去,绝对往生!你放心,菩萨半路就把你捞起来,你不会有问题,这是最好用的净土。你说:“哎呀,我这辈子业障深重,我怎么敢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去呢?”那你放心,观世音菩萨半路就把你接走了,因为他慈航普度啊。他的净土很方便,因为很好用,所以众生要踏上菩萨的净土,他不是你要不要去的问题,是你只要有在修法他就接你了,这叫好用。佛的净土是你要到某一个程度,因为他是完美的,你还有很多习气你都很难去。菩萨那边没关系,你习气你来吧,因为他好用啊。你要留意到,这就是佛净土跟菩萨净土的差别。
神的净土不可靠,因为他也是虚妄的。我们这个世界是神所创造的世界,你就知道,人心隔肚皮啊,,事情没碰到你都不知道,看起来本来是好像不错的人,怎么遇到事情以后变成这个样子。为什么?因为隔着肚皮你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,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欲望、很多的妄想。这是神所创造的世界,是娑婆世界,它是虚幻的,它是不真实的,所以叫作五浊恶世。菩萨净土啊,他是一个性德成就,其它还没。那这个性德只要你相应,他就通通接了。你还有缺点不要紧,慢慢来,他在那边会帮你雕琢,所以你要留意到,这个叫作“互相照耀”。
在佛法中,这里面还有一个理论,就是佛佛平等,佛与众生也平等,对不对?佛跟菩萨平等不平等?应该平等吧,对不对?是平等啊,平等没有错,本体平等,事相不平等。事相就是不平等,你说平等平等,是人性平等,人体不平等。有的人八十公斤,有的人四十五公斤,就差了一倍,对不对?四十公斤的人两个人重量才等于一个人重量。同样都那样吃,为什么两个不平等?事相上就是不平等,没有为什么。本体上是平等,人性的尊严是平等,这个没有错。可是他先出生他就是爸爸,我后出生我就是儿子,我是从他生出来的,当然我就叫儿子。你不能说:“哎,爸爸我们两个平等平等,明天换你叫我爸爸好了。”可以吗?这有为法没办法,它就是这个样子。这个也不是不平等,它就是这个样子。圆的是圆的,方的是方的,你说我们两个应该平等平等吧,不平等啊。所以你要留意到,事相上有这种状况,这个是佛菩萨当中示现给我们看的,他不是说上帝跟天使的关系,不是。那个是有真正严格的次第、阶次问题。佛菩萨没有阶次问题,他只是示现的相、状不同,形状不同,这样而已。形状不同不表示他们有次第,你要留意,他是不同,但不是说他有次第,知道吗?所以诸佛菩萨在示现的时候,他会不让你看到他原来的样子。
有个故事,台湾人这边很流行,当然嘉庆皇帝跟李勇,他们不是微服出巡游江南吗?游江南,当然嘉庆君跟李勇在江南也认识了很多朋友。认识朋友了,好了,那么大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嘉庆君就跟李勇倒酒了,别人不知道嘛,对不对?他倒,别人都没事,倒到李勇,李勇就……又不能讲,怎么办?你是皇帝,我是保镖,那怎么办?所以他就……两个手指头赶快跪拜,跪拜,跪拜。皇帝给你倒酒你要赶快跪下去,可是我又不能跪啊,跪下去人家就知道了。人家一定问,你为什么跪他,你又不能讲他是皇帝,这时候怎么办,他就手……谢谢……。然后晚上就跟皇上说:对不起啊,你突然间给我倒酒,我不知道,所以我用手跟你对不起、对不起,谢谢!谢谢!所以现在人家跟你倒茶,你说谢谢、谢谢,有没有?这就是方便,对不对?一个示现,一个方便。
那有些东西他是不讲,因为他不能讲,他要隐他的身,隐他的形象,因为众生会造业,所以佛来不跟你说佛,布袋和尚最清楚了。他不是大菩萨吗,他就示现一个憨憨的、老是被欺负的、一个胖肚子的、一个像野和尚一样。为什么?他在教化众生,他只有到他要走的时候才跟这周遭的几个人讲:“弥勒真弥勒”,真弥勒只有这一个;“我时时示世人”,示现给世人看;“世人就不识”,世间人就不认识我,讲完他回家了。人家说原来他是弥勒佛,他走了,不然他在世的时候多少人欺负他,对不对?你不能给他们造业,因为他不知道不算。知道了,那就麻烦了。
所以我们跟你讲,不跟你讲说开悟没开悟,给你讲开悟就麻烦了。佛菩萨要真开悟啊,可是你知道众生说:怎么证明你开悟?你真开悟我当然服你,我跟你跪五百拜都没问题,问题是怎么证明你真开悟?你没开悟我五百拜就白拜,对不对?我不能白拜,你给我看看。这下子就造业了,因为你有疑嘛,你对这个已开悟的人有疑,所以所有已成就的人,绝对不会告诉人家说他开悟了,他成就了,不会的。为什么要跟你讲呢?真开悟不讲也开悟嘛,对不对?我讲出来只是给你造业啊。你会说,你给我看看嘛,看看你怎么开悟。要怎么样,我给你看,这是透明的,是吗?开悟是这样吗?不然怎么给你看呢?可是众生就有这种好奇,因好奇而造业,诸佛菩萨认为是害了众生,伤害众生,所以他不示现。因此三十二相教化众生,就在这个地方自在出入,互相照耀。
我们在这里你要留意到,修行人跟你世间人不一样。世间人是用大脑推理的,就像我们很多同修,我说:“你发心嘛,来帮道场把组织制度给弄起来。”他说:“对啊,不过我要看清楚你们是怎么弄的。”就是没制度才要你来,给你看清楚再下手,那给你弄清楚了以后,就不用你来了。就是因为现在还没制度,那你能,你就来帮个忙,你就“好,我参与!”去帮忙才把它架构起来。这里面有一个重点就是,你要了解这个属性——我们修行人,一群修行人的属性。
跟你讲,有很多地方很好架构,不是修行的地方,没有法的地方最好架构。人一进来就编个号码,把你当作一个号码、一个东西这样去摆一个位置,你很乐意被人家这样摆位置。人家一直教你某一句话,你就一直背那句话,有没有?这样你知道吗?不要点头啦,你不知道。有没有去看人家训练狗?“乖——乖——”,它蹲下去饼干给它吃。再来“乖——乖——”,它又蹲下去,饼干再给它吃。你一直给它吃几次,你再跟它讲“乖、乖”,它也就跪下去了,等着吃饼干了。因为你是一再地在这一种人家把你当动物一样的训练,你接受那个训练,那你永远就“乖、乖”,跪下去,饼干吃一个。你不叫“乖、乖”我就不坐下去,你一直要叫“乖、乖”就坐下去了。把你当动物一样的训练,这个是最容易的。所以任何的组织单位要想成长壮大不要把人当人,要把人当狗这样训练,那一群狗就会很壮大。
可是修行的地方不一样,他是把人当人。但是这些人又很麻烦,这些人修行还没成就。所以当你把他当人的时候,他以为他是鬼,然后自作主张,不听命令,耀武扬威,这个就出来了,人的恶劣习气就出来了,这里也一样。因为有这样的情况,因为我是修行人,都在争对不对。所以我们跟各位讲,你只要争对不对,就不对;你一定要圆融,按照这个组织的制度,人家怎么来,你就怎么接受命令去做。可是我们发现,修行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人家告诉你怎么去做,你就有一堆意见,表示你对,这个都不是,都没有办法。
因为你要知道组织有一个体制,尊重你,那你应该在历事的时候练心。可是我们发现,修行人是最不守规矩的,不按照组织体制来,就这样子。随便看到人,每一个人,也不管他职务高低大小,通通把人家当工友一样、当婢女一样,叫着就做,这个是麻烦的事。所以要是认为你是个修行人的话,那你就更应该要谦虚,做任何事情,要跟人家交代一个什么事,一定要注意到体制的问题。这是一个很重要……这是根本戒律。
佛陀说以戒为师是什么,你按照制度来,走入制度的区块里,你要修行就很快;但是当你不走入制度的这个区块,基本上你是犯戒的。所以按照制度的标准来运作,就是遵守戒律;不按照制度的标准来运作,你就是犯戒。戒律不是说过午不食,一定吃饭要怎么样啊,吃什么吃什么,不是,你要照着制度来,不按照制度没有办法运作。
这个就是我们所讲的:你要怎么修行,你自己要看你的心。但是这个还算是粗的,到微细的时候你就难看了。这是一个基本,我们在谈到佛菩萨状况,大家应有的几个基本认识。好,我们休息一下,等一下再讲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十闻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hyj/hyjjiangjei/571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