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家经文: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,怎样念佛?
问:第一个问题,老年人的日子其实所剩无几,应该把握时间用来享享清福才对,为什么要用来念佛?
答:那我们要问什么叫清福?提问题的人可能不在此地,这是网路上的。你应该晓得什么叫清福,这两个字怎么讲法。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上的大众在工作的时候,现在工作都很紧张,他也没有时间去想别的。退休之后,工作没有了,那享清福不是很好吗?可是退休之后,我们看到两种现象,一种就是杂念太多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想到自己退休了,没有用了,感到很哀伤;另外一种就是昏沈,倒是妄念没有什么,精神提不起来,有两种现象。这两种现象让这个人特别容易衰老。我有很多过去的同事、朋友退休下来之后,两年没有见面,再一见面好像隔了二十年一样,一下衰老了都叫我们很难认识,这就是古人所讲的「忧能使人老」。晚年清福要很快乐才行,所谓「儿孙满堂,孝子贤孙」,那才有清福好享,真的有人能享一点福,可是现在人我看很少有这样的福报。
再说这没有福报的人退休下来之后,念佛倒是真正享清福,在念佛堂,为什么?精神有个寄托,人生的目标转移到极乐世界。这个清福是所有清福里面第一清福,无上的清福。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心念佛,不但他不容易衰老,肯定他的心情愉快,精神饱满,跟那个不念佛的人完全不一样,所以念佛、听经是晚年最好的清福。如果是能够有些同修在一起共修那就更好,为什么?一个人修往往容易懈怠。有几个人在一起修,彼此互相勉励,有时候来讨论佛法,交换学习的心得,这样往往会提起学佛的兴趣,彼此都能够长进,所以大众在一起学习有它的好处。一个人除非真的是好学,勇猛精进不懈怠,那个行。在一般人一定要依众靠众,就是我们要依大家、要靠大家,大家在一起学习。古人建道场、建念佛堂用意就在此地。
问:第二个问题,年纪一大,身体愈来愈不中用,拖著这样受罪的身体还能学佛吗?如果可以,什么方法最适合?
答:如果是对佛学有相当的基础、有相当的认知,念佛就好,专心念佛。我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在***南部讲经,在屏东遇到一个老居士,那个时候好像八十四岁,身体很健康,过去也是做官的,地位也相当高退休的,一天念三万声佛号。他告诉我,他曾经参过禅也学过密,他想想都不行,都用不上力,最后还是念佛好。他就告诉我,每天他念三万声佛号。我说你怎么念法?他走路,走路是运动,住在乡下,在乡下稻田里面,他走一步一声佛号,三万声佛号他就走三万步,所以八十四岁身体很健康。
这个老人的修学方法是很值得年岁大的人学习,为什么?心要清净,养心要静,养身要动。身体是个机器,如果不动,它就生锈了,它就坏了,所以一定要动。我们常讲「活动」,活就要动,不动就活不了,这一定道理的。你看中国这个文字它很有意义的,你动,你就会活;你不动,你就活不了,活动。每天,年老的人没有什么事情做,经行最好,老年人最好的运动是散步。所以他一天有这么长的时间去散步,好,非常之好,这一步一声佛号。计数,用念珠计数,通常我们念珠一串是一百零八,十串就一千零八十,用念珠计数。计数是防止懈怠、防止懒散,它有这个好处,计数念佛。
问:第三个问题,孩子整天为自己事业忙碌,自己想帮忙却又使不上力,请问念佛可以帮助他们吗?
答:可以,你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,真能帮上忙,你要问为什么?你看看江本胜连一杯水放在这个地方,我把意念给它,它都产生变化,你从这个科学证明就知道我们的意念可以加持别人。那念佛是最善的念头,可以真的帮他消灾免难,帮他事业顺利,这不是迷信,确实是有科学证明的。江本博士,他的这些著作也都有著作权,所以我们不能够翻印;如果没有著作权,我们就大量翻印替他宣传,我们只能口头介绍而没有办法翻印他的东西。但是他书里面有几张很好的照片,我想把那几张照片拿出来,将来我们把它放大让大家看看,可以增长信心。意念的加持。
问:第四个问题,我很想学佛、念佛,可是又担心旁人笑我迷信,该怎么办?
答:这是你太多虑了。什么叫迷信,这要搞清楚。他说我们学佛、念佛的人是迷信,佛是什么他知不知道?他自己本身不知道,为什么要念佛他也不晓得,他说我们迷信,他比我们加一倍的迷信。我们对这个没搞清楚就相信了,是迷信没错;他对这没搞清楚,他说我们是迷信,他是迷迷信,加了一倍,这要懂得。
有一次,我还没出家,那时候亲近李老师,在慈光图书馆,老师分配我在那边工作,五十年前的事情。有个***教徒,年岁比我大,也是安徽人,同乡,他是距离不远有个教堂里面的信徒。有一天到我们图书馆来,看到我就来劝我,说佛教是迷信,说了一大堆,***教好。老同乡,我就听他讲,足足讲了两个小时,能言善道,他讲我就点头。这讲了很久,我倒一杯茶供养他,请他坐著慢慢讲。讲了两个钟点,大概也讲累了。讲累了,他休息,我就顺便请教他,我说:如果我们要批评一篇文章,是不是先要把文章看一看再批评?他说:对!我说:你老人家批评佛教批评两个小时,你有没有看过佛经?他说没有。我说:我们图书馆每个星期三,老师在这边讲经,你有没有听过?他说没有。我说:你胆子真不小。还有很多人在那里,阅览室还有很多人在。我说:你说这些外行话,你不怕那些人笑话你吗?我一说,满脸通红,赶快就走掉,就走了。
我们图书馆还有一些同学,我这一套把他赶走之后,他们就说:我原先看到你一点招架的能力都没有,还人家说,你坐在那里点头。我说:是,等他发足了,这一棒打下去就起不来,这才行。你一听他批评,全是外行话,完全不懂,不懂在下批评。让你批,批到最后我来问你,你有没有资格批评?这人还不错,很难得,到第二天,他把他教堂的牧师带来,很客气,到这个地方来,我们也交了个朋友。我说:我欢迎你批评。我跟那个牧师说欢迎,你能够把佛教批评到一文不值,你救了多少人!这些人都是迷信,你把他救过来,你功德不得了。但是怎么批评?要研究佛教,要天天来听经。你不天天听经,你不天天研究佛教,你怎么知道它不好?理要服人,哪有可以随便批评的!所以不要怕人家说迷信,他比我们更迷信。你把这些话告诉他,你要说我们迷信,你先把佛经念通,讲经地方天天去听,然后再看看它是不是迷信,你才可以说话。你不了解,你说迷信,错了,你说不迷信也错了,你简直没有资格讲话;理要讲清楚。
问:第五个问题,年纪愈大愈接近死亡,虽然嘴里不说,心里却整天担心著,念佛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样的恐惧吗?
答:没错,念佛的人念到功夫成熟了,没有死亡。所以念佛法门你真正要是懂得、要是依教奉行,我常常讲,第一个你健康,你不容易衰老,青春永驻,不容易衰老;第二个你不会生病,第三个你不会死。往生极乐世界,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,死了就去不成了。你看往生的人,在他走的时候,他告诉他身边的人:我看到阿弥陀佛了,他来接我了,我现在跟他去了。讲得清清楚楚!他去了,这个身体他不要了,就像衣服一样,旧衣服一样,脱了不要,跟他去了。活著去的,不是死了去的,所以死了就麻烦!死了去不了。活著去的,真的是往生。
所以送往生的人这一点要注意到,就是他在断气之前,他自己说见到佛了,见到极乐世界了,那是真的;如果在断气之前他没有这些话,虽然念佛念得功夫很好,不一定往生。走的时候,走了以后,他这个身体瑞相很好,全身是柔软,脸上的颜色都很好看,很正常,不一定往生,但是可以肯定他不是生天就是又到人间来了,人天福报。到人间来的时候,他来生的福报一定比这一生还要好,所以到人天也有瑞相。那个相很不好看的都到恶道去了。到恶道,相不好看,身体僵硬,这就是死的、走的时候他有恐惧。真正念佛的人很安详,临走的时候没有恐惧。这就是舍报之后能看得出来。
但是往生确实不容易,往生一定要具足往生的条件,不是一般人念佛都能往生。所以李老师以前常讲「一万个念佛人,真正往生的只有二、三个」,那是什么原因?主要原因就是放不下,就是没有依照经典教诲去落实,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注意。古大德常常教给我们「持戒念佛」,净业三福最低限度要把第一条做到。你看第一条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,这第一条,这我们讲得很清楚。四句,前面两句就是《弟子规》,后面两句就是《十善业道经》。你能够把《弟子规》落实、《十善业道经》落实,你念佛求生净土,你就有条件;你这两个没有做到,你不具足条件,这不能不知道。人家经上讲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你没有照做,这个不行。
三辈往生都是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。如果我们没有发菩提心,只有一向专念,你的条件只有二分之一,念得再好,打分数还只五十分,还不及格,你就晓得发菩提心是多重要。发菩提心,我们这个对联,上联就是菩提心,「真诚,清净,平等,正觉,慈悲」,都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。对自己要清净平等觉,对别人要慈悲。对人,所谓是「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」,你要真做到。这样的人念佛决定得生,生凡圣同居土,这不能不知道的。
所以克服自己这一生,我们通常讲不好的命运,一些艰难困苦的遭遇,或者是自己身体不健康有病苦,有这些灾难,念佛是最好消灾免难的方法。我自己这一生走过来可以给大家做个证明。很多老同修都知道,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,怎么会延长这么多?这是靠这一生念佛,老师那时候教我们讲经,都有关系。李老师非常慈悲,同学当中,他会看相,看到这个年轻人面相很薄,就是短命相,他就劝他发心出来学讲经。讲经确实能够延年益寿,转得最快,比修其他的法门都快,这是容易、直捷得到三宝的加持。我们把自己的精神体力奉献给三宝,为三宝正法久住来工作,这是得三宝佛力加持,所以转变业力不但是快而且很大。这是从前老师的悲心,我们同学二十多个人当中有好几个都是这样情形,都是相很薄,没有福报。
问:底下一个问题,他说请问若精神饱满,不昏沉时,可否闭眼念佛?因弟子感觉闭眼念佛较易摄心。但是《印光法师文钞》中提到,闭眼念佛容易著魔,是否针对某些特定根性的人开示?那是何种情况之下著魔?
答:对的,老和尚讲的话,都有特定的人、有特定的事,不是一般的。闭著眼睛念佛容易摄心,你就可以闭著眼睛念佛;眼睛睁开看外面的境界,你会受它干扰。闭著眼睛念佛会著魔是怎么回事情?虽然念佛,你闭著眼睛里头打妄想,你没有妄想就不会著魔,闭著眼睛打妄想他怎么会不著魔?道理在此地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净土法门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s://www.zhaochengzang.com/hyj/hyjjiangjei/7162.html